“慚愧篙師戒馬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慚愧篙師戒馬當”全詩
乘危更覺思遺跡,慚愧篙師戒馬當。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馬當風濤中》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當風濤中》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祖昔為州別駕,
上書嘗欲徑樅陽。
乘危更覺思遺跡,
慚愧篙師戒馬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的心境和自我反省。詩人晁補之自稱從祖上就有人擔任州別駕(官員),他曾經有意在上書中直接請求被任命到樅陽。然而,在面臨困境的時候,他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對祖輩的事跡和遺跡應有的尊重和追隨,感到自己的行為不夠謙虛。他自愧不如篙師(舵手),篙師在風浪中指引船只前行,而他則不敢自認為馬當(指揮舵手)。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自省和謙遜之情。詩人在面臨選擇時,思考自己的祖輩曾經的功績和遺跡,意識到自己應該恪守家族的傳統和價值觀,不敢妄自尊大,反而感到愧疚和慚愧。詩中的“馬當風濤中”形象地比喻了在困難和風險面前,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決策者,而是需要借助他人的指引和幫助。整首詩雖然簡短,但通過對自我和傳統的反思,展示了詩人的謙虛態度和對家族傳統的尊重。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幾個方面展開。首先,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展現了對祖輩的敬仰和對傳統的追隨。其次,詩人以篙師與馬當的對比,抒發了自己對于身份和職責的深思。他自愧不如篙師,表達了對自己能力的謙遜和對舵手的敬重。最后,這首詩詞也可以理解為對于人生選擇和處境的思考。詩人在面臨抉擇時,通過反省自己的家族和傳統,意識到自己應該謙虛而不妄自尊大,從而達到更高的境界和人生的進步。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晁補之對祖輩傳統的尊重和對自身謙虛的態度。通過馬當風濤的形象比喻,展示了一個官員在面臨困境和選擇時的思考和反省,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謙虛和自省的價值觀。
“慚愧篙師戒馬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dāng fēng tāo zhōng
馬當風濤中
cóng zǔ xī wèi zhōu bié jià, shàng shū cháng yù jìng zōng yáng.
從祖昔為州別駕,上書嘗欲徑樅陽。
chéng wēi gèng jué sī yí jī, cán kuì gāo shī jiè mǎ dāng.
乘危更覺思遺跡,慚愧篙師戒馬當。
“慚愧篙師戒馬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