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云起似浮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頭云起似浮埃”全詩
松吟竹舞水紋亂,坐見溪南風雨來。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一》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一》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一
山外圓天一鏡開,
山頭云起似浮埃。
松吟竹舞水紋亂,
坐見溪南風雨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新城塔山下雨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山外的圓天像一面打開的鏡子,山頭上的云像浮塵一樣升騰,表達出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同時,松樹吟唱,竹子舞動,水面上波紋交錯,展現出自然界的生機勃勃。詩人坐在那里,目睹著溪水南來的風雨。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下雨時的山水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變幻。詩人以直觀的方式描述了山外圓天開啟的景象,將天空和地面相映成趣。山頭上的云霧飄動,猶如浮塵一般,形象生動。接著,詩人用松吟竹舞、水紋亂舞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萬物的活力和生機。最后,詩人坐在溪水旁邊,目睹風雨的到來,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營造出一幅生動的山水畫面。詩人運用了形象直觀的語言,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這首詩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獨到觀察和感悟,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山頭云起似浮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chéng tǎ shān duì yǔ èr shǒu yī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一
shān wài yuán tiān yī jìng kāi, shān tóu yún qǐ shì fú āi.
山外圓天一鏡開,山頭云起似浮埃。
sōng yín zhú wǔ shuǐ wén luàn, zuò jiàn xī nán fēng yǔ lái.
松吟竹舞水紋亂,坐見溪南風雨來。
“山頭云起似浮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