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幽無俗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縣幽無俗事”全詩
江到荊門闊,山連蜀國深。
峽云長映日,蠻雨易成霖。
群雀鳴春院,饑猿叫夜岑。
庭荒多古木,地僻見沙禽。
印鎖殘陽后,人歸疊翠陰。
思鄉空索寞,素分信浮沉。
樂靜稀塵累,甘閑負壯心。
衰容常懶櫛,病發豈勝簪。
寡欲慵求友,防邪每自箴。
澆風終恥合,前事固難諶。
望斷天涯外,離魂欲不禁。
分類: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縣齋春書十二韻》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縣齋春書十二韻》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縣齋春書十二韻
縣中幽靜,沒有世俗的事務,我退隱在這里只是高吟。江水流到荊門,廣闊無垠,山脈連接著蜀國的深處。峽谷中的云長時間地映照著太陽,蠻地上的雨易于轉變成長時間的細雨。春天院子里群雀鳴叫,饑餓的猿猴在夜晚呼喊。庭院荒涼,長滿了古老的樹木,偏僻的地方可見到一些禽鳥。夕陽印在鎖上,人們回家疊在翠綠的陰影中。思鄉之情空蕩蕩地尋找,素分之間的信任浮沉不定。快樂的寧靜稀少而被塵埃累積,寧愿懶散地背負著年輕的心靈。衰老的容顏常常懶散地梳理,疾病的發作豈能勝過束發的簪子。寡欲的我懶得尋求朋友,警惕邪惡我常常自我勸誡。寬容風雨終究會感到羞愧,過去的事情確實難以談及。遙望斷了的天涯,心靈離魂似乎無法禁止。
詩詞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退隱山水之間的心境和內心的孤寂寥落之感。縣齋的環境幽靜,與世隔絕,使作者能夠遠離俗務,專心吟詠。江水流淌到荊門,山脈連接著蜀國,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色。通過描繪云霧長時間映照太陽、蠻地上易成霖雨等現象,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多樣性。詩中還描繪了庭院荒涼、古木叢生的景象,以及鳥雀鳴叫、猿猴呼喊的聲音,表現了退隱者所處環境的荒涼和寂寞。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思鄉之情和離魂之苦。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情感的抒發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憂郁和對過去的回憶。作者以悠遠的視野和細膩的筆觸,將自然景物融入到自己的情感表達中,形成了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卷。這首詩詞揭示了作者內心的退隱情懷和對世俗的疏離,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離鄉之苦的思念之情。整體上,這首詩詞以清雅的語言和景物描寫展示了寇準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反映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過去的思念之情。
“縣幽無俗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 zhāi chūn shū shí èr yùn
縣齋春書十二韻
xiàn yōu wú sú shì, gōng tuì zhǐ gāo yín.
縣幽無俗事,公退只高吟。
jiāng dào jīng mén kuò, shān lián shǔ guó shēn.
江到荊門闊,山連蜀國深。
xiá yún zhǎng yìng rì, mán yǔ yì chéng lín.
峽云長映日,蠻雨易成霖。
qún què míng chūn yuàn, jī yuán jiào yè cén.
群雀鳴春院,饑猿叫夜岑。
tíng huāng duō gǔ mù, dì pì jiàn shā qín.
庭荒多古木,地僻見沙禽。
yìn suǒ cán yáng hòu, rén guī dié cuì yīn.
印鎖殘陽后,人歸疊翠陰。
sī xiāng kōng suǒ mò, sù fēn xìn fú chén.
思鄉空索寞,素分信浮沉。
lè jìng xī chén lèi, gān xián fù zhuàng xīn.
樂靜稀塵累,甘閑負壯心。
shuāi róng cháng lǎn zhì, bìng fā qǐ shèng zān.
衰容常懶櫛,病發豈勝簪。
guǎ yù yōng qiú yǒu, fáng xié měi zì zhēn.
寡欲慵求友,防邪每自箴。
jiāo fēng zhōng chǐ hé, qián shì gù nán chén.
澆風終恥合,前事固難諶。
wàng duàn tiān yá wài, lí hún yù bù jīn.
望斷天涯外,離魂欲不禁。
“縣幽無俗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