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袈裟國大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縷袈裟國大師”全詩
復來擁膝說無住,知向人天何處期。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曇延法師講罷赴上都》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曇延法師講罷赴上都》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盧綸。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金縷袈裟國大師,
能銷壞宅火燒時。
復來擁膝說無住,
知向人天何處期。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對曇延法師的送別和贊美。曇延法師是一位國家級大師,他的袈裟是由金線織成,象征著尊貴和神圣。詩中描繪了他在一場火災中能夠銷毀壞宅,顯示了他的超凡能力。
接著,詩人描述了曇延法師的特質。他經常來到人們身邊,坐下來與他們交談,卻沒有固定的居所,向人們表達了無住無著的境界,體現了他超越塵世的境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曇延法師的贊嘆和思考。他知道法師將前往人間和天堂之間的何處,即法師的修行目標所在。這里也可以理解為對法師修行的進階和境界的期許。
整首詩詞通過對曇延法師的稱贊和思考,表達了對法師超凡修行和卓越品質的敬佩,并引發了對修行境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金縷袈裟國大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án yán fǎ shī jiǎng bà fù shàng dōu
送曇延法師講罷赴上都
jīn lǚ jiā shā guó dà shī, néng xiāo huài zhái huǒ shāo shí.
金縷袈裟國大師,能銷壞宅火燒時。
fù lái yōng xī shuō wú zhù, zhī xiàng rén tiān hé chǔ qī.
復來擁膝說無住,知向人天何處期。
“金縷袈裟國大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