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染彩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深情染彩牋”全詩
感物悲昔心,佳期悵難續。
云山雖阻嘆,韶華若在目。
深情染彩牋,密密空盈幅。
溫瘴雁不來,游魚隱深谷。
羽鱗孰可憑,音書安可復。
焚灰寄長風,字滅魂亦逐。
分類: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遠恨》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遠恨》是宋代文學家寇準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遠恨
敗葉亂如雨,暮蟬聲似器。
感物悲昔心,佳期悵難續。
云山雖阻嘆,韶華若在目。
深情染彩牋,密密空盈幅。
溫瘴雁不來,游魚隱深谷。
羽鱗孰可憑,音書安可復。
焚灰寄長風,字滅魂亦逐。
譯文:
敗落的葉片像雨一般亂飛,傍晚蟬鳴如同樂器。
感受到萬物,悲傷昔日的心情,美好時光難以延續。
即使云山阻隔,美好時光仍在眼前。
深情融入彩紙,密密地填滿一張張空白。
溫暖的瘴氣使候鳥不來,游魚隱匿在深谷。
羽毛和鱗片又有誰能夠依靠,音信又有誰能夠復返。
將心靈的灰燼寄托給長風,文字消逝,靈魂也隨之永逝。
詩意和賞析:
《遠恨》這首詩詞描繪了寇準內心深處的遠離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愁緒和憂傷。
詩的開篇寫敗葉飄零,蟬鳴傍晚,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光陰的逝去。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無法延續的遺憾。即使云山相隔,美好時光仍然在眼前,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和留戀。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作者的內心世界。他將深情融入彩紙,填滿了一張張空白。這里的彩牋可以理解為書信或詩文,寓意著詩人用深情來填補內心的空虛。然而,溫暖的瘴氣使候鳥不來,游魚隱匿在深谷,表達了詩人遠離故鄉、思念之情的無法釋懷。
最后幾句描寫了詩人對于曾經依靠的羽毛和鱗片的失望,以及對音信的盼望。最后一句“焚灰寄長風,字滅魂亦逐”,表達了詩人將內心的灰燼寄托給長風,文字消逝,靈魂也隨之消逝的悲涼情懷。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寇準內心深處的遠離和思念之情。讀者在閱讀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遠方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能夠體會到作者對于現實生活中種種無法挽回的遺憾和失望的抒發。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詩意。
“深情染彩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ǎn hèn
遠恨
bài yè luàn rú yǔ, mù chán shēng shì qì.
敗葉亂如雨,暮蟬聲似器。
gǎn wù bēi xī xīn, jiā qī chàng nán xù.
感物悲昔心,佳期悵難續。
yún shān suī zǔ tàn, sháo huá ruò zài mù.
云山雖阻嘆,韶華若在目。
shēn qíng rǎn cǎi jiān, mì mì kōng yíng fú.
深情染彩牋,密密空盈幅。
wēn zhàng yàn bù lái, yóu yú yǐn shēn gǔ.
溫瘴雁不來,游魚隱深谷。
yǔ lín shú kě píng, yīn shū ān kě fù.
羽鱗孰可憑,音書安可復。
fén huī jì cháng fēng, zì miè hún yì zhú.
焚灰寄長風,字滅魂亦逐。
“深情染彩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