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莫留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驃騎莫留連”全詩
青山遮故國,絕塞度新年。
風聚沙迷岸,煙開燒滿川。
歸心正無際,驃騎莫留連。
分類: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邊城春望》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邊城春望》是宋代文人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獨望原西路,離襟倍黯然。
青山遮故國,絕塞度新年。
風聚沙迷岸,煙開燒滿川。
歸心正無際,驃騎莫留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對戰亂邊境的憂慮之情。詩人站在邊城,獨自眺望西方的路程,看著遠離家鄉的人們離別的情景,感到心情倍感黯然。青山擋住了他看到故國的視線,他身處在一個與世隔絕的邊境地帶,迎接新年的到來。風吹起沙塵,迷失了岸邊的景色;煙霧散開,燒焦了滿眼的原野。詩人的歸心之情沒有盡頭,已經超越了有限的境界,而驃騎(指勇猛的騎士)卻不能停留,必須繼續前行。
賞析:
《邊城春望》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身處戰亂邊境的景象和內心的悲涼之情。詩中的意象鮮明生動,通過描寫山、沙、煙的變化,展示了詩人與故國的距離感和無法回歸的無奈。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描繪外在的自然景觀,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詩中的"歸心正無際"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而"驃騎莫留連"則表達了詩人的憂慮,告誡勇猛的戰士們不要停留在邊境,要繼續前行。
該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遞了作者對國家的關切和對家鄉的思念。它展示了邊塞地區的苦難和戰亂,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和歸鄉的渴望。整首詩構思巧妙,意境深遠,是宋代士人對故鄉和國家的深情表達之作。
“驃騎莫留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chéng chūn wàng
邊城春望
dú wàng yuán xī lù, lí jīn bèi àn rán.
獨望原西路,離襟倍黯然。
qīng shān zhē gù guó, jué sāi dù xīn nián.
青山遮故國,絕塞度新年。
fēng jù shā mí àn, yān kāi shāo mǎn chuān.
風聚沙迷岸,煙開燒滿川。
guī xīn zhèng wú jì, piào qí mò liú lián.
歸心正無際,驃騎莫留連。
“驃騎莫留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