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多慶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堂多慶樂”全詩
書從外氏學,竹自晉時栽。
擁棹逢鷗舞,憑闌見雨來。
上堂多慶樂,不醉莫停杯。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從侄滁州覲省》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從侄滁州覲省,你像一只飛龍,飄忽地千里回來。你的學問是從你的外氏學習來的,你的祖籍是晉朝時種植的竹子。你劃著船,遇到飛鷗在舞蹈,憑欄桿看到雨來了。在省城的上堂,多有慶樂,若不醉則不停止飲酒。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盧綸送從侄去滁州進省的情景。詩人以飛龍、竹子、鷗鳥、雨和慶樂等意象來描繪從侄歸來的喜悅景象,展示了詩人對從侄學問有成和前途光明的祝福。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系列意象的選擇和描繪,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從侄歸來的喜悅和祝福之情。飛龍象征著從侄的迅速出發和回歸,竹子象征著從侄的學問的根基,鷗鳥和雨象征著從侄的歸來給家人帶來的喜慶和好運,慶樂象征著從侄在省城的成功和前途光明。整首詩情感溫暖,意境深遠,展示了詩人對親人成功和幸福的喜悅和祝福之情。
“上堂多慶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óng zhí chú zhōu jìn shěng
送從侄滁州覲省
ài ěr shì lóng méi, piān piān qiān lǐ huí.
愛爾似龍媒,翩翩千里回。
shū cóng wài shì xué, zhú zì jìn shí zāi.
書從外氏學,竹自晉時栽。
yōng zhào féng ōu wǔ, píng lán jiàn yǔ lái.
擁棹逢鷗舞,憑闌見雨來。
shàng táng duō qìng lè, bù zuì mò tíng bēi.
上堂多慶樂,不醉莫停杯。
“上堂多慶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