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人世是秦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逢人世是秦時”全詩
開云種玉嫌山淺,渡海傳書怪鶴遲,陰洞石床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
煩君遠示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酬暢當尋嵩岳麻道士見寄》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暢當尋嵩岳麻道士見寄》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偶遇一位名叫麻道士的人,并表達了對修道之人的向往和仰慕之情。
詩中描述了詩人在閑暇的時候與一位樵夫一起觀棋的情景。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突然遇到了一位背景不尋常的人,這個人卻居然活在秦朝時期。
詩人將這個人形容為種植玉石的開云人,意思是他的修為高深,而且對于凡人的世間生活,他是不屑一顧的。然而,這個人卻獨自一人渡海傳信,而且一切都顯得非常蹊蹺和奇怪。而在麻道士居住的地方,有一座陰洞,上面有一張石床,微微寫有一些字跡,而古壇上的松樹也幾乎沒有枝葉。
面對麻道士,詩人感到十分困擾,便向他展示了自己的青囊和箓,希望能從他的智慧中得到解答。他渴望能與其一同游歷,以求得對人生的真理。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修道者的向往和仰慕之情,他將麻道士描繪為了不凡的人物,而自己則是虛心向他請教的學生。這首詩借麻道士這一形象,對道家思想進行了討論,并通過與詩人的對話,表達了人們對于真理的追求和渴望。
“忽逢人世是秦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chàng dāng xún sōng yuè má dào shì jiàn jì
酬暢當尋嵩岳麻道士見寄
wén zhú qiáo fū xián kàn qí, hū féng rén shì shì qín shí.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kāi yún zhǒng yù xián shān qiǎn,
開云種玉嫌山淺,
dù hǎi chuán shū guài hè chí, yīn dòng shí chuáng wēi yǒu zì, gǔ tán sōng shù bàn wú zhī.
渡海傳書怪鶴遲,陰洞石床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
fán jūn yuǎn shì qīng náng lù, yuàn dé xiāng cóng yī wèn shī.
煩君遠示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忽逢人世是秦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