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塔昂昂據要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塔昂昂據要會”全詩
孤塔昂昂據要會,湖光滟滟明巖扉。
道人安禪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簫鼓。
靜者習靜厭紛喧,游者趨歡窮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詩朋良獨清。
世間名利不到耳,長與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無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跡。
天涯暮景盍歸來,坐對此圖三太息。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題雷峰塔南山小景》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雷峰塔南山小景》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題雷峰塔南山小景》
錢塘門外西湖西,
萬松深處古招提。
孤塔昂昂據要會,
湖光滟滟明巖扉。
道人安禪日卓午,
寺外湖船沸簫鼓。
靜者習靜厭紛喧,
游者趨歡窮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
孤山詩朋良獨清。
世間名利不到耳,
長與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無一得,
曾向峰前留行跡。
天涯暮景盍歸來,
坐對此圖三太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西湖雷峰塔南山的景色。詩人首先描述了錢塘門外西湖的景色,湖水邊上有一座孤立的高塔,塔頂屹立在要地之上,湖光映照下,塔門明亮如巖石的大門。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寺廟外的湖船上簫聲和鼓聲,以及來往游人的熱鬧喧囂。
然而,詩人自稱為安禪的道人,喜歡靜謐,對喧囂感到厭煩。與此相對應的是,那些游人則追逐快樂,紛紛趨向歡樂,日復一日。
詩人認為那些既不喧囂又不寂靜的人,像他一樣獨自清靜。他們不被世間的名利所動,與梅花結為知己。
最后,詩人感嘆自己在這里一無所得,只能留下自己的足跡。當他在遠方看到這幅畫面時,他坐下來,對著畫面發出三聲嘆息,表示自己對這個美景的贊嘆和感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西湖雷峰塔南山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喧囂與寧靜的對比,以及對紛擾世俗和追求內心安寧的思考。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景物的描繪和人物的對比,呈現了一種寧靜與熱鬧的對立,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與境遇。
詩人以自己的觀察和體驗,表達了對紛繁喧囂的厭倦和對寧靜清靜的向往。他將自己與那些在喧囂中追逐歡樂的游人區分開來,認為自己與孤山、梅花更為相伴,更有共鳴。這種思考和表達體現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觀的一面,注重內心的寧靜與真實,對世俗名利持有一定的冷淡態度。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基礎,通過對景物的審美和對人物的思考,傳達了詩人對寧靜與追求真實的思考和表達。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這首詩的賞析已經結束。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請隨時提問。
“孤塔昂昂據要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éi fēng tǎ nán shān xiǎo jǐng
題雷峰塔南山小景
qián táng mén wài xī hú xī, wàn sōng shēn chù gǔ zhāo tí.
錢塘門外西湖西,萬松深處古招提。
gū tǎ áng áng jù yào huì, hú guāng yàn yàn míng yán fēi.
孤塔昂昂據要會,湖光滟滟明巖扉。
dào rén ān chán rì zhuō wǔ, sì wài hú chuán fèi xiāo gǔ.
道人安禪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簫鼓。
jìng zhě xí jìng yàn fēn xuān, yóu zhě qū huān qióng dàn mù.
靜者習靜厭紛喧,游者趨歡窮旦暮。
fēi xuān fēi jì bǐ hé rén, gū shān shī péng liáng dú qīng.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詩朋良獨清。
shì jiān míng lì bú dào ěr, zhǎng yǔ méi huā zuò zhǔ méng.
世間名利不到耳,長與梅花作主盟。
jiē wǒ yú cǐ wú yī de, céng xiàng fēng qián liú xíng jī.
嗟我於此無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跡。
tiān yá mù jǐng hé guī lái, zuò duì cǐ tú sān tài xī.
天涯暮景盍歸來,坐對此圖三太息。
“孤塔昂昂據要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