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牛傍柏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眠牛傍柏林”全詩
空知典刑在,誰聽短長吟。
飛鶴窺塘水,眠牛傍柏林。
龜魚迎拄杖,猶出畫橋陰。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趙樂道挽詩二首》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趙樂道挽詩二首》是宋代詩人毛滂創作的兩首挽詩。以下是這兩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貧賤通姻好,
凄涼累賞音。
空知典刑在,
誰聽短長吟。
中文譯文:
貧窮和低賤也能通婚好,
凄涼之中又累贅著音樂。
只有我自己明白司法的刑罰存在,
誰會聽取我短長吟詠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趙樂道為主題,抒發了他處境困難、生活貧窮的心情。詩人表達了自己貧窮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但他卻擁有音樂才能,將音樂作為自己生活的寄托和慰藉。然而,詩人感嘆自己的音樂才華徒有其表,無人能真正理解和欣賞。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他的才華仿佛被埋沒在了浩渺的時間長河中。
第二首:
飛鶴窺塘水,
眠牛傍柏林。
龜魚迎拄杖,
猶出畫橋陰。
中文譯文:
飛鶴觀察著池塘的水,
牛兒在柏樹林邊沉睡。
龜和魚迎接著我拄著的拐杖,
仿佛從畫中的橋下走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傾慕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人通過描繪飛翔的鶴、沉睡的牛、迎接的龜和魚,將自然景物與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一起。詩人以自然景物作為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媒介,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留戀和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思考。最后兩句則通過描繪畫橋陰影的形象,給人以離別的感覺,暗示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待。
這兩首挽詩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體悟,展示了毛滂深沉而含蓄的詩歌才華。
“眠牛傍柏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lè dào wǎn shī èr shǒu
趙樂道挽詩二首
pín jiàn tōng yīn hǎo, qī liáng lèi shǎng yīn.
貧賤通姻好,凄涼累賞音。
kōng zhī diǎn xíng zài, shuí tīng duǎn cháng yín.
空知典刑在,誰聽短長吟。
fēi hè kuī táng shuǐ, mián niú bàng bó lín.
飛鶴窺塘水,眠牛傍柏林。
guī yú yíng zhǔ zhàng, yóu chū huà qiáo yīn.
龜魚迎拄杖,猶出畫橋陰。
“眠牛傍柏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