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坐寂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安坐寂寞”全詩
欲修沙門果,坐怪須發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蹤。
當來滯礙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愛,今斷如潰癰。
欲作大醫王,遍救瘖與聾。
長安坐寂寞,饑腹聽午鐘。
行歸洗耳恭聽黃塵,誓將歸青松。
一蠡渡長淮,東望迦葉峰。
我走名利場,未可談從容。
軟語感屢發,為我清心胸。
上士無住著,此別何由逢。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送僧覺歸上饒》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覺歸上饒》是宋代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士垂暮年,不受煩惱攻。
欲修沙門果,坐怪須發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蹤。
當來滯礙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愛,今斷如潰癰。
欲作大醫王,遍救瘖與聾。
長安坐寂寞,饑腹聽午鐘。
行歸洗耳恭聽黃塵,誓將歸青松。
一蠡渡長淮,東望迦葉峰。
我走名利場,未可談從容。
軟語感屢發,為我清心胸。
上士無住著,此別何由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送別僧人覺歸上饒的情景。詩中通過對僧人的描寫,表達了對高尚人品和追求解脫境界的贊頌,同時也表達了對世俗紛擾和名利場的厭惡之情。作者以自己的心境作為反襯,表達了對清凈心靈和追求自由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僧人覺的敬佩和向往。詩的開頭寫道:“上士垂暮年,不受煩惱攻。”這里描述了僧人覺作為一個達到高尚境界的人,不受世俗煩惱的侵擾。接著,詩中表達了僧人追求解脫和清凈的決心,但卻發現修行的道路并不容易,如同“坐怪須發空”,修行的果實并非易得。
詩中還出現了“摩尼珠”一詞,摩尼珠是佛教中的寶珠,象征著智慧和真理。作者以摩尼珠自照來暗示修行者應當反思自己的迷妄和錯誤。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描述了修行者在紛繁世界中受到各種阻礙和困擾,如同面對巨物般艱難。
詩中還提到了作者的妻子,表達了作者舍棄家庭和世俗情感的決心,將個人的追求置于首位。作者還表達了對醫學和慈悲行為的向往,但對于名利場的厭棄和對清心自由的追求更勝一籌。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送別僧人的心情,詩中提到“歸青松”,歸青松象征著追求自由和超脫塵世。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僧人和清凈心靈的贊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名利場的厭惡和對自由追求的向往。
“長安坐寂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jué guī shàng ráo
送僧覺歸上饒
shàng shì chuí mù nián, bù shòu fán nǎo gōng.
上士垂暮年,不受煩惱攻。
yù xiū shā mén guǒ, zuò guài xū fà kōng.
欲修沙門果,坐怪須發空。
yán yǒu mó ní zhū, zì zhào mí wàng zōng.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蹤。
dāng lái zhì ài xīn, rú yǐ jù wù chōng.
當來滯礙心,如以巨物舂。
qī zǐ xī suǒ ài, jīn duàn rú kuì yōng.
妻子昔所愛,今斷如潰癰。
yù zuò dà yī wáng, biàn jiù yīn yǔ lóng.
欲作大醫王,遍救瘖與聾。
cháng ān zuò jì mò, jī fù tīng wǔ zhōng.
長安坐寂寞,饑腹聽午鐘。
xíng guī xǐ ěr gōng tīng huáng chén, shì jiāng guī qīng sōng.
行歸洗耳恭聽黃塵,誓將歸青松。
yī lí dù zhǎng huái, dōng wàng jiā yè fēng.
一蠡渡長淮,東望迦葉峰。
wǒ zǒu míng lì chǎng, wèi kě tán cóng róng.
我走名利場,未可談從容。
ruǎn yǔ gǎn lǚ fā, wèi wǒ qīng xīn xiōng.
軟語感屢發,為我清心胸。
shàng shì wú zhù zhe, cǐ bié hé yóu féng.
上士無住著,此別何由逢。
“長安坐寂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