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北窗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瑟瑟北窗風”全詩
半夜渡龍尾,隨我藕花中。
徑邀此花香,追路溪志東。
溪山久俯仰,臨別亦匆匆。
三年虎落檻,一日鴰開籠。
何須見似人,聊作逃虛空。
今宵花亦遠,余香歸故叢。
殷勤此風月,隨我登長虹。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解武康懸印至垂虹亭作》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解武康懸印至垂虹亭作》是宋代毛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亮的東堂月兒,微涼的北窗風。
夜半時分,我渡過了一條彎彎繞繞的小溪,跟隨著蓮藕花的香氣。
徑直邀請這花的芬芳,追隨這條溪水的志向向東方延伸。
長久以來,我一直俯仰著這溪山的景色,現在在離別之際,也匆匆地告別。
三年來,像一只困虎終于逃出了籠子;而如同一只烏鴉在一日之間破繭而出。
何必再去見那些像人一樣的人,我只是逃離虛幻的空間而已。
今夜的花兒也漸行漸遠,余香回歸了原本的叢林。
這風月之間的美景殷勤地呈現,我將隨著長虹一同登臨。
詩意:
《解武康懸印至垂虹亭作》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夜晚的旅行中所經歷的景色和心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通過月光、風和花香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中還融入了對現實和虛幻的思考,表達了對束縛的解脫和對真實自我的追求。整首詩以流暢的句子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文學風格和審美情趣。
賞析:
《解武康懸印至垂虹亭作》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詩意境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明亮的東堂月、微涼的北窗風、蓮藕花的香氣等,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向往。
詩中還融入了對現實和虛幻的思考。詩人通過比喻自己逃離現實世界的束縛,將自己比作逃離籠子的虎和破繭成蝶的烏鴉。這種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厭倦和對真實自我的追求。
整首詩以流暢的句子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文學風格和審美情趣。詩人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和意象,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美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層的思考,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詩歌中,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愉悅的閱讀體驗。
“瑟瑟北窗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ě wǔ kāng xuán yìn zhì chuí hóng tíng zuò
解武康懸印至垂虹亭作
juān juān dōng táng yuè, sè sè běi chuāng fēng.
娟娟東堂月,瑟瑟北窗風。
bàn yè dù lóng wěi, suí wǒ ǒu huā zhōng.
半夜渡龍尾,隨我藕花中。
jìng yāo cǐ huā xiāng, zhuī lù xī zhì dōng.
徑邀此花香,追路溪志東。
xī shān jiǔ fǔ yǎng, lín bié yì cōng cōng.
溪山久俯仰,臨別亦匆匆。
sān nián hǔ luò kǎn, yī rì guā kāi lóng.
三年虎落檻,一日鴰開籠。
hé xū jiàn shì rén, liáo zuò táo xū kōng.
何須見似人,聊作逃虛空。
jīn xiāo huā yì yuǎn, yú xiāng guī gù cóng.
今宵花亦遠,余香歸故叢。
yīn qín cǐ fēng yuè, suí wǒ dēng cháng hóng.
殷勤此風月,隨我登長虹。
“瑟瑟北窗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