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散雞聲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鴉散雞聲斷”全詩
鴉散雞聲斷,煙低野色分。
徘徊半樹月,拍塞一山云。
叫助日車上,扶桑猶未聞。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束裝》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束裝》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我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束裝親匣劍,
撥火喚勞饙。
鴉散雞聲斷,
煙低野色分。
徘徊半樹月,
拍塞一山云。
叫助日車上,
扶桑猶未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場景。詩人把劍裝在劍鞘里,點燃篝火烹飪晚餐。黑色的烏鴉飛散,雞叫聲漸漸消失,煙霧彌漫,野外的景色逐漸隱沒。在樹影中,月亮只照亮了一半,遠處的山上云彩相互碰撞。詩人呼喚著幫助日出的車子,但扶桑的國度還未聽到他的聲音。
賞析:
《束裝》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一種寂寞和無助的情緒。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憂思和孤獨。劍鞘、篝火、烏鴉、雞聲、煙霧、月亮、山云等形象的運用,增強了詩意的深度和詩詞的藝術性。詩人通過呼喚車子來幫助日出,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但扶桑的國度卻還未能聽到他的呼喚,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在寂靜夜晚的內心獨白,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一種對孤獨和無助的感受。這首詩在宋代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脫穎而出,展現了毛滂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鴉散雞聲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 zhuāng
束裝
shù zhuāng qīn xiá jiàn, bō huǒ huàn láo fēn.
束裝親匣劍,撥火喚勞饙。
yā sàn jī shēng duàn, yān dī yě sè fēn.
鴉散雞聲斷,煙低野色分。
pái huái bàn shù yuè, pāi sāi yī shān yún.
徘徊半樹月,拍塞一山云。
jiào zhù rì chē shàng, fú sāng yóu wèi wén.
叫助日車上,扶桑猶未聞。
“鴉散雞聲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