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牛敏手仍投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解牛敏手仍投暇”全詩
解牛敏手仍投暇,夢蝶閒身尚未驚。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毛滂創作的《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夾道老槐分曉色,
出樓寒鼓報衙聲。
解牛敏手仍投暇,
夢蝶閒身尚未驚。
詩意:
這首詩的意境描繪了一個常山孫令(孫令,古代官職名)在清晨見到路過仆人未起床,留下題字后離去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景物和事物,表達了孫令的心境和思緒。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富有詩意的畫面。第一句“夾道老槐分曉色”,通過描繪道旁老槐樹的景象,展示了清晨初曉的景色。夾道兩旁的老槐樹,或許是歲月的見證者,也許是孫令心中的寄托,以它們的存在,烘托出整個場景的寧靜和寂靜。
第二句“出樓寒鼓報衙聲”,描述了寒冷的早晨,樓臺上傳來報衙的鼓聲。這一景象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流轉,以及孫令作為官員的角色與使命。衙門的鼓聲象征著公務繁忙的生活,而孫令作為一位官員,必須面對這樣的壓力和責任。
接下來的兩句“解牛敏手仍投暇,夢蝶閒身尚未驚”,揭示了孫令的心境。孫令解開牛的繩索,然后將牛放養在閑暇之時。這里的“解牛”可以理解為釋放自己的身心,暫時擺脫繁忙的公務,享受片刻的寧靜。而“夢蝶”則是指孫令自由自在的心境,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和拘束。這兩句表達了孫令對于自由和寧靜的渴望,以及在繁忙的職務中尋找心靈片刻安寧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了孫令的心境和生活狀態,通過描繪景物、事物,以及人物內心的活動,傳達了作者對于自由、寧靜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孫令在忙碌生活中的內心掙扎和對于寧靜的渴望,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解牛敏手仍投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n sūn lìng jiàn guò pū wèi qǐ sūn tí bì ér qù zuò jué jù jì zhī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
jiā dào lǎo huái fēn xiǎo sè, chū lóu hán gǔ bào yá shēng.
夾道老槐分曉色,出樓寒鼓報衙聲。
jiě niú mǐn shǒu réng tóu xiá, mèng dié xián shēn shàng wèi jīng.
解牛敏手仍投暇,夢蝶閒身尚未驚。
“解牛敏手仍投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