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巡事朝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逡巡事朝謁”全詩
平生妄謂得,忽忽恨衰老。
年來亦見用,何益世枯槁。
逡巡事朝謁,出入自媚好。
報君要得人,被褐信懷寶。
斯人何時見,即上歸耕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修身養性以安撫他人的情感,以及對自身衰老的感慨和對世俗功利的疑問。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修己以安人,嗟古有此道。
平生妄謂得,忽忽恨衰老。
年來亦見用,何益世枯槁。
逡巡事朝謁,出入自媚好。
報君要得人,被褐信懷寶。
斯人何時見,即上歸耕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自身修身養性以安撫他人的信念和追求。他感慨地提到過去自以為能夠取得一些成就,但突然覺得自己衰老迅速,感到懊悔。他認為自己多年來雖然積極活動,但對世俗的追求并沒有給他帶來真正的好處,只讓他變得老朽。他覺得自己來往于朝廷之中,為官謁見,以及社交場合的應酬,只是為了討人喜歡。他希望能夠回報君主,找到真正有用的人才,但他對自己的能力和機會感到懷疑。最后,他希望能夠早日離開現有的環境,回到田園生活中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蘇轍的自述,表達了他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和對功利世俗的思考。詩中的"修己以安人"表明了蘇轍的目標是通過自身的修養和道德品質來安撫他人,提升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他對自己妄自尊大的過去表示懊悔,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對自身的衰老感到憂慮。他對功利世俗的懷疑和自己在其中的迷失,以及對報效君主的渴望,彰顯了他對高尚理想和真理的追求。最后,他渴望回歸樸素的農田生活,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修身養性和追求真理的思考和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功名利祿的反思和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對高尚理想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逡巡事朝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hé yuān míng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xiū jǐ yǐ ān rén, jiē gǔ yǒu cǐ dào.
修己以安人,嗟古有此道。
píng shēng wàng wèi dé, hū hū hèn shuāi lǎo.
平生妄謂得,忽忽恨衰老。
nián lái yì jiàn yòng, hé yì shì kū gǎo.
年來亦見用,何益世枯槁。
qūn xún shì cháo yè, chū rù zì mèi hǎo.
逡巡事朝謁,出入自媚好。
bào jūn yào de rén, bèi hè xìn huái bǎo.
報君要得人,被褐信懷寶。
sī rén hé shí jiàn, jí shàng guī gēng biǎo.
斯人何時見,即上歸耕表。
“逡巡事朝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