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出林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松出林秀”全詩
青松出林秀,豈獨私與己。
斂然不求人,而我自罍恥。
臨風忽長鳴,誰信日千里。
江行視漁父,但自正綱紀。
持綱起萬目,魴鱒皆可止。
老成日就衰,所余殆難恃。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友人子瞻和淵明與我共飲酒,他們都是有志未遂的士人。青松從林中挺立,不僅僅為自己而存在。我默默地不求他人,卻感到自己的卑微。站在風中突然長鳴,有誰相信這風聲能傳千里。看著江河上的漁父,只顧著遵守正道綱紀。遵守規范引導眾目睽睽,魚類也能停止前行。老去漸漸變得衰弱,所剩下的幾乎無法依靠。
詩意:
這首詩詞以飲酒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子瞻和淵明的敬佩之情,以及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詩中呈現了青松的崇高和無私,表達了作者對志向未遂的士人的同仁之情。同時,通過對自身的反思,作者表達了對個人成就和社會地位的不滿和無奈,以及對道德規范和紀律的重視。
賞析:
在這首詩中,蘇轍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通過描繪青松和漁父等形象,他將個體的命運與社會的道德規范相對照,表達了自己對仁義道德的尊崇和對士人的同仁之情。同時,通過對自身的揭示,他表達了對個人境遇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擔憂。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復雜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青松出林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hé yuān míng yǐn jiǔ èr shí shǒu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wǒ yǒu èr sān zi, jiān yǒu shì wèi shì.
我友二三子,兼有仕未仕。
qīng sōng chū lín xiù, qǐ dú sī yǔ jǐ.
青松出林秀,豈獨私與己。
liǎn rán bù qiú rén, ér wǒ zì léi chǐ.
斂然不求人,而我自罍恥。
lín fēng hū cháng míng, shuí xìn rì qiān lǐ.
臨風忽長鳴,誰信日千里。
jiāng xíng shì yú fù, dàn zì zhèng gāng jì.
江行視漁父,但自正綱紀。
chí gāng qǐ wàn mù, fáng zūn jiē kě zhǐ.
持綱起萬目,魴鱒皆可止。
lǎo chéng rì jiù shuāi, suǒ yú dài nán shì.
老成日就衰,所余殆難恃。
“青松出林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