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自十年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自十年閑”全詩
早歲漫云云,志大終落落。
齒發已半空,頭顱不難度。
顏曾本吾師,終身美藜藿。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偶自十年閑,非繼七人作。
早歲漫云云,志大終落落。
齒發已半空,頭顱不難度。
顏曾本吾師,終身美藜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的一種自嘲和自省的情感。他自稱閑散了十年,與七位前輩文人的作品不可相提并論。他承認自己早年志向很高,但最終落得平庸無為的結局。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但仍未能有所成就。他提到顏曾,將其視為自己的師長,而自己卻未能達到顏曾的輝煌成就。整首詩流露出一種自嘲和自憐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轍深深的自省和自嘲之情。他坦然承認自己的平庸,對于早年的壯志未能實現感到遺憾。通過提到顏曾,他凸顯了自己在文學成就上的差距,表達了對顏曾輝煌的敬佩之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蘇轍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前輩文人的敬仰之情。雖然表達了失意和自嘲,但在這種情感之中,也能感受到蘇轍對文學追求的堅持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種自省和自嘲的情感使詩詞更加真摯和感人,引起讀者的共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自省的情感,生動地展示了蘇轍對自己成就的無奈和對前輩文人的敬仰之情。它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對于追求理想和美好的堅持,以及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偶自十年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í tián shè zá shī jiǔ shǒu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ǒu zì shí nián xián, fēi jì qī rén zuò.
偶自十年閑,非繼七人作。
zǎo suì màn yún yún, zhì dà zhōng luò luò.
早歲漫云云,志大終落落。
chǐ fā yǐ bàn kōng, tóu lú bù nán dù.
齒發已半空,頭顱不難度。
yán céng běn wú shī, zhōng shēn měi lí huò.
顏曾本吾師,終身美藜藿。
“偶自十年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