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非求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讀書非求解”全詩
湛然古井水,心在獨無意。
讀書非求解,食粟姑自遂。
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汲汲陷有為,昏昏墮無記。
忙于追求名利,茫然失去記憶。
湛然古井水,心在獨無意。
清澈如古井水,心思卻空無所想。
讀書非求解,食粟姑自遂。
讀書不是為了追求解答,只是滿足自己的欲望。
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稅。
幸好有三個兒子,他們努力耕種田地并納稅。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追求的批判和對于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第一句描述了人們為了有所成就而忙碌不休,卻忘記了生活中的真正意義。第二句中的古井水象征著心靈的寧靜,而作者的內心卻空虛而無所寄托。第三句中的讀書不是為了追求功名,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求知欲。最后兩句則提到了作者有三個兒子,他們努力耕種田地并納稅,享受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對于繁忙世俗生活和寧靜自在生活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自由的向往和對于名利追逐的批判。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內心的掙扎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于田園生活和家庭幸福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現實與理想的對立,給人以深思與啟示。
“讀書非求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í tián shè zá shī jiǔ shǒu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jí jí xiàn yǒu wéi, hūn hūn duò wú jì.
汲汲陷有為,昏昏墮無記。
zhàn rán gǔ jǐng shuǐ, xīn zài dú wú yì.
湛然古井水,心在獨無意。
dú shū fēi qiú jiě, shí sù gū zì suì.
讀書非求解,食粟姑自遂。
xìng yǒu sān nán zǐ, lì tián fèng zū shuì.
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稅。
“讀書非求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九蟹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