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甚陳仲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甚陳仲子”全詩
臨流愧堯舜,又甚陳仲子。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遺老齋絕句十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遺老齋絕句十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巢由老箕山,
遁世聊可耳。
臨流愧堯舜,
又甚陳仲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轍對遁世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選擇了一個隱居的地方,箕山,來尋求寧靜和遁世的生活。他覺得遁世的生活或許是一種解脫,讓他能夠遠離塵囂、煩憂和世俗的紛擾。然而,面對大自然的流水,他感到自己的遁世之行似乎不值一提,因為即使是傳說中的圣人堯舜也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治國能力使人愧疚,更何況像陳仲子這樣的普通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巢由老箕山的選擇和對堯舜、陳仲子的提及,展現了蘇轍對遁世生活的思考。箕山是一個偏遠的地方,選擇這樣的地方來隱居,可以理解為蘇轍渴望擺脫塵世的喧囂,追求內心的寧靜。他認為遁世的生活或許能夠給他帶來一種解脫和自由,因此說“遁世聊可耳”。
然而,當蘇轍面對大自然的流水時,他突然感到自己的遁世行為似乎微不足道。他以堯舜為例,堯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圣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治國能力而聞名。蘇轍在這里用“臨流愧堯舜”來表達自己的愧疚,意味著自己與堯舜相比,無論是品德還是成就都微不足道。
最后一句“又甚陳仲子”,提到了陳仲子,陳仲子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普通人,他的才學和成就相對較低。蘇轍通過提到陳仲子,進一步強調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與偉大的堯舜相比更是顯得微不足道。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身遁世行為的反思,展現了蘇轍對自己的謙遜和自省之情。他認識到自己的成就與偉大人物相比微不足道,展示了他對世俗功名的超越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遁世生活的理解和對個人價值的思考,具有較深的哲理意味。
“又甚陳仲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lǎo zhāi jué jù shí èr shǒu
遺老齋絕句十二首
cháo yóu lǎo jī shān, dùn shì liáo kě ěr.
巢由老箕山,遁世聊可耳。
lín liú kuì yáo shùn, yòu shén chén zhòng zi.
臨流愧堯舜,又甚陳仲子。
“又甚陳仲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