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君鈴閣少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及君鈴閣少事”全詩
及君鈴閣少事,飲我松醪滿卮。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思欲見無路,滿座西歸有時。
及君鈴閣少事,飲我松醪滿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轍與文與之間的相思之情。蘇轍渴望與文與相見,然而卻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他希望能夠在某個時候完成他的行程,回到西方(可能是指他的故鄉)。當然,如果文與在鈴閣有些空閑的時候,他們可以一起喝松醪酒,共度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文與的思念之情。相思之情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或愛人的思念之情。蘇轍通過描繪他們相見的困難以及對未來的期盼,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渴望和情感。他希望能夠找到相見的路,與文與共度美好時光。
詩中的"滿座西歸有時"意味著蘇轍希望能夠有機會離開當前的地方,回到西方,與文與相見。"及君鈴閣少事,飲我松醪滿杯"表達了蘇轍希望文與能夠抽出一些時間,與他共飲松醪酒,享受相聚的快樂。
整首詩以簡練的六言句式構成,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也展現了蘇轍清新、含蓄的文風。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的思念之情,打動了讀者的心靈,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渴望和情感的真摯。
“及君鈴閣少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wén yǔ kě yǐ liù yán shī xiāng shì yīn dào jǐ nán shì zuò shí shǒu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xiāng sī yù jiàn wú lù, mǎn zhì xī guī yǒu shí.
相思欲見無路,滿秩西歸有時。
jí jūn líng gé shǎo shì, yǐn wǒ sōng láo mǎn zhī.
及君鈴閣少事,飲我松醪滿卮。
“及君鈴閣少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