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忽侵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張王忽侵道”全詩
鄰翁笑我拙,教我種藂草。
經霜斫為簪,不讓秋竹好。
始生如一毛,張王忽侵道。
鉏耰禁芟斸,愛惜待枯槁。
有用皆勿輕,吾師灌園老。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賦園中所有十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園中所有十首》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室幽來客稀,塵土積不掃。
在我幽靜的房屋中,很少有客人來,塵土積聚未被掃除。
鄰翁笑我拙,教我種藂草。
鄰居老人嘲笑我愚笨,教我種植野草。
經霜斫為簪,不讓秋竹好。
經過霜凍,將野草剪成發簪,不讓秋天的竹子更美好。
始生如一毛,張王忽侵道。
一開始只是一根細毛,卻突然蔓延至道路。
鉏耰禁芟斸,愛惜待枯槁。
我用鉏耰禁止砍伐,珍惜等待它枯槁。
有用皆勿輕,吾師灌園老。
凡是有用的都不可輕視,我的老師是位擅長園藝的老人。
詩詞的主題圍繞著園藝和人生的哲理展開。詩人描述了自己清幽的房屋,門庭冷落,很少有客人光臨,而他自己也被鄰居嘲笑為愚笨。然而,他的鄰居教他種植野草,他用野草制作成發簪,不讓秋天的竹子更美好。這里反映了詩人對于平凡事物的珍視和創造力的表達。
詩人在后面的幾句中,表達了一種對生命和事物的看重和珍惜之情。他禁止砍伐野草,等待它枯槁,表明了他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對事物發展的耐心。他告誡人們不要輕視任何有用的東西,并向他的園藝老師致敬,稱他為灌園老人。這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智慧和師長的敬重。
整首詩詞以平凡的事物和細節入手,通過對園藝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生命、自然和智慧的思考和贊美。詩詞既有生活的真實感,又蘊含哲理的深意,展示了蘇轍的獨特才情和對人生的領悟。
“張王忽侵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uán zhōng suǒ yǒu shí shǒu
賦園中所有十首
shì yōu lái kè xī, chén tǔ jī bù sǎo.
室幽來客稀,塵土積不掃。
lín wēng xiào wǒ zhuō, jiào wǒ zhǒng cóng cǎo.
鄰翁笑我拙,教我種藂草。
jīng shuāng zhuó wèi zān, bù ràng qiū zhú hǎo.
經霜斫為簪,不讓秋竹好。
shǐ shēng rú yī máo, zhāng wáng hū qīn dào.
始生如一毛,張王忽侵道。
chú yōu jìn shān zhǔ, ài xī dài kū gǎo.
鉏耰禁芟斸,愛惜待枯槁。
yǒu yòng jiē wù qīng, wú shī guàn yuán lǎo.
有用皆勿輕,吾師灌園老。
“張王忽侵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