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茅庵雪覆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里茅庵雪覆檐”全詩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雪中會飲李倅鈞東軒三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中會飲李倅鈞東軒三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竹里茅庵雪覆檐,
In the bamboo grove, a thatched hut is covered by snow,
爐香藹藹著蒲簾。
The fragrance of incense fills the air, permeating through the reed curtains.
欲求初祖安心法,
I seek the tranquil teachings of the ancient masters,
笑我醺然已半酣。
Yet I laugh at myself, intoxicated to the point of half-drunkenness.
中文譯文:
竹林中的茅庵被雪覆蓋,
香爐的香氣彌漫在蒲簾間。
我想尋求初祖們的安心法,
卻發現自己已經陶醉得半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雪天中的景象,作者身處竹林中的茅庵,在這寂靜的環境中,香爐散發出濃郁的香氣。詩人蘇轍抒發了他對于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他希望能夠找到初祖們的安心法,以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平靜。然而,他在詩的最后坦然地承認,他自己已經沉浸在某種境界中,陶醉于此,似乎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雪天中茅庵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心靈寧靜的追求。竹林中茅庵被雪覆蓋,給人一種幽靜和寂寥的感覺,與此同時,香爐中的香氣彌漫開來,彌漫在蒲簾間,給人一種寧靜和悠遠的感覺。作者希望能夠獲得初祖們的安心法,這里可以理解為追求心靈的寧靜和平靜的方法或道路。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中笑自己陶醉于半酣之中,似乎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寧靜。這種自嘲和坦然的態度,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境界的一種豁達和超脫,以及對于內心寧靜的一種領悟。整首詩詞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于心靈追求的思考和境界的表達。
“竹里茅庵雪覆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zhōng huì yǐn lǐ cuì jūn dōng xuān sān jué
雪中會飲李倅鈞東軒三絕
zhú lǐ máo ān xuě fù yán, lú xiāng ǎi ǎi zhe pú lián.
竹里茅庵雪覆檐,爐香藹藹著蒲簾。
yù qiú chū zǔ ān xīn fǎ, xiào wǒ xūn rán yǐ bàn hān.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竹里茅庵雪覆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