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斯民愛長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慚愧斯民愛長官”全詩
粳稻如云梨棗熟,暫留聊復為加餐。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百家小邑萬重山,
羞愧這些百姓愛戴長官。
稻田如云,梨樹和棗樹已經成熟,
我將暫時停留,與您共進午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初次聽聞校書郎(一種官職)對他的贊賞之后的心情。蘇轍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他對百姓對自己的喜愛和敬仰的驚訝和羞愧之情。他把自己比作一個小村莊,而對方則是高山般的偉大人物。在這樣的對比下,蘇轍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然而,他也感到非常榮幸,并且愿意停下腳步,與這位長官共進午餐,以表示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自己地位的謙遜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長官的敬仰之情。通過將自己比作一個小村莊和對方比作高山,蘇轍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了自己的微不足道和對方的偉大。他將自己的成就歸功于百姓的愛戴,表達了對他們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詞簡潔明快,語言流暢,通過簡單而質樸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長官的敬仰。這首詩詞傳遞出一種謙虛、敬仰和感恩的情感,展示了蘇轍的為人處世之道和對社會的態度。
“慚愧斯民愛長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wén de jiào shū láng shì tóng guān sān jué
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
bǎi jiā xiǎo yì wàn chóng shān, cán kuì sī mín ài zhǎng guān.
百家小邑萬重山,慚愧斯民愛長官。
jīng dào rú yún lí zǎo shú, zàn liú liáo fù wèi jiā cān.
粳稻如云梨棗熟,暫留聊復為加餐。
“慚愧斯民愛長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