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茅依島類天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茅依島類天成”全詩
橫木為橋便獨往,結茅依島類天成。
往還漸少人誰識,寢食無為身轉輕。
有似三吳朱處士,釣魚誰與話西征。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濯纓庵》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濯纓庵》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臨池濯足惜泉清,
纓上無塵且強名。
橫木為橋便獨往,
結茅依島類天成。
往還漸少人誰識,
寢食無為身轉輕。
有似三吳朱處士,
釣魚誰與話西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名為濯纓庵的景點。詩人蘇轍來到庵前的池塘,洗凈了腳,深深地感嘆著清泉的清澈。他的頭上纓繩上沒有一絲塵埃,自然而然地獲得了聲望和威名。他以一根橫木為橋,獨自踏上了往庵的路途。庵中結茅,宛如島嶼一般,仿佛是自然形成的美景。
然而,詩中提到往來的人逐漸減少,誰能真正認識詩人?他的生活變得無為而輕盈,不再受世俗的束縛。他像三吳朱熹一樣,過著隱逸的生活,與世無爭,釣魚垂釣,沒有人與他分享西征的故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僻靜幽美的庵園景觀,展現了蘇轍對自然與人文的詩意思考。詩人以自然景觀作為背景,表達了對清凈自然的向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追求。他通過描寫自己洗足于清泉之中、頭上無塵的形象,表達了自己清心寡欲的心態。詩中的橫木和結茅更是凸顯了與世隔絕的意象,顯示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心境。
詩人將自己與三吳朱熹相提并論,顯示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傳統文化的崇敬。這種對隱逸境地和清凈心靈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自我修養和超脫紛擾的心態。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美好的景象,寄托了詩人的理想境界和追求,給人以心靈的寧靜和感慨。
“結茅依島類天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áo guó zhèn bái yún zhuāng wǔ yǒng zhuó yīng ān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濯纓庵
lín chí zhuó zú xī quán qīng, yīng shàng wú chén qiě qiáng míng.
臨池濯足惜泉清,纓上無塵且強名。
héng mù wèi qiáo biàn dú wǎng, jié máo yī dǎo lèi tiān chéng.
橫木為橋便獨往,結茅依島類天成。
wǎng huán jiàn shǎo rén shuí shí, qǐn shí wú wéi shēn zhuǎn qīng.
往還漸少人誰識,寢食無為身轉輕。
yǒu shì sān wú zhū chǔ shì, diào yú shuí yǔ huà xī zhēng.
有似三吳朱處士,釣魚誰與話西征。
“結茅依島類天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