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四無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廓然四無鄰”全詩
身閑未易過,閑久生暗塵。
我今作門計,欲與黃卷親。
少年病書史,未老目先昏。
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
心光定中發,廓然四無鄰。
不知心已空,不見外物紛。
瞿曇昔嘗云,咄哉不肯信。
一見勿復失,愈久當愈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閉門》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閉門》是蘇轍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閉門潁昌市,不識潁昌人。
身閑未易過,閑久生暗塵。
我今作門計,欲與黃卷親。
少年病書史,未老目先昏。
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
心光定中發,廓然四無鄰。
不知心已空,不見外物紛。
瞿曇昔嘗云,咄哉不肯信。
一見勿復失,愈久當愈真。
詩意:
《閉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轍對于自我封閉、專注內心世界的追求和態度。詩中描述了他閉門不出,不與外界接觸,只專注于默默讀書的狀態。他年輕時癡迷于學習歷史,眼睛還未老,卻已昏花,意味著他對于學問的執著和付出。他閉卷沉思,沉默無言,內心中卻充滿了光明和安寧,與外界的喧囂和紛擾完全隔絕。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自我封閉的堅持和信念,認為只有保持專注和真實才能找到內心的寶藏。
賞析:
《閉門》是蘇轍的一首自省之作,展示了他追求內心寧靜和沉思的心態。詩中通過描繪自我封閉的狀態,表達了對于學問和內心世界的重視。蘇轍通過閉門不出、專心讀書的方式,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光明。他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關注內心的世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在這首詩中,蘇轍通過對比內心世界和外界紛擾的對立,強調了專注和深思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讀者不要被外界的誘惑和干擾所迷惑,只有專注于自己的內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價值和智慧。詩詞中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通過清晰的形象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執著。
總的來說,蘇轍的《閉門》是一首充滿哲理和思考的詩詞,通過描述自我封閉和專注讀書的狀態,表達了對于內心寧靜和真實的追求,引導人們關注自己內心的世界,尋找真正的智慧和價值。
“廓然四無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mén
閉門
bì mén yǐng chāng shì, bù shí yǐng chāng rén.
閉門潁昌市,不識潁昌人。
shēn xián wèi yì guò, xián jiǔ shēng àn chén.
身閑未易過,閑久生暗塵。
wǒ jīn zuò mén jì, yù yǔ huáng juǎn qīn.
我今作門計,欲與黃卷親。
shào nián bìng shū shǐ, wèi lǎo mù xiān hūn.
少年病書史,未老目先昏。
yǎn juàn mò wú yán, bì mù zhōng zì cún.
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
xīn guāng dìng zhōng fā, kuò rán sì wú lín.
心光定中發,廓然四無鄰。
bù zhī xīn yǐ kōng, bú jiàn wài wù fēn.
不知心已空,不見外物紛。
qú tán xī cháng yún, duō zāi bù kěn xìn.
瞿曇昔嘗云,咄哉不肯信。
yī jiàn wù fù shī, yù jiǔ dāng yù zhēn.
一見勿復失,愈久當愈真。
“廓然四無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