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汲水亂瓶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園中汲水亂瓶罌”全詩
菘葵經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飽食羹。
強有人功趨節令,悵無甘雨困耘耕。
家居閑暇厭長日,欲看年華上菜莖。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種菜》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種菜》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園中種植蔬菜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種春蔬早不生,
園中汲水亂瓶罌。
菘葵經火未出土,
僮仆何朝飽食羹。
強有人功趨節令,
悵無甘雨困耘耕。
家居閑暇厭長日,
欲看年華上菜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種植蔬菜的困境和對豐收的期望。作者發覺自己已經種植了很久的春蔬卻遲遲未能生長,園中的水源也變得混亂不堪。菘葵雖然經過火災,但仍未能從土中生長出來。作者感嘆仆人和傭人們只能依靠稀疏的食物度日。盡管有人勉力按照時令種植,但仍然感到困倦,因為缺少適時的甘雨,無法順利地進行耕作。在家中閑居的時候,作者厭倦了漫長的日子,渴望看到蔬菜的莖葉生長起來,展現出豐盛的年華。
賞析:
《種菜》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農民的生活場景,通過描寫園中蔬菜的生長狀況和對雨水的期盼,展現了農民對于豐收的盼望和對自然的依賴。詩中所描述的生活細節和情感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民的心境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詩中使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描寫,如"亂瓶罌"形象地表現了園中水源的混亂狀態,"菘葵經火未出土"揭示了蔬菜遭受火災的困境。這些描寫既突出了農民的辛勞和困難,又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的感悟,表達了作者對于豐收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讀者在閱讀時可以共情作者的心境,體會到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園中汲水亂瓶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cài
種菜
jiǔ zhǒng chūn shū zǎo bù shēng, yuán zhōng jí shuǐ luàn píng yīng.
久種春蔬早不生,園中汲水亂瓶罌。
sōng kuí jīng huǒ wèi chū tǔ, tóng pú hé cháo bǎo shí gēng.
菘葵經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飽食羹。
qiáng yǒu rén gōng qū jié lìng, chàng wú gān yǔ kùn yún gēng.
強有人功趨節令,悵無甘雨困耘耕。
jiā jū xián xiá yàn cháng rì, yù kàn nián huá shàng cài jīng.
家居閑暇厭長日,欲看年華上菜莖。
“園中汲水亂瓶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