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相縈若網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宦相縈若網牽”全詩
羈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縈若網牽。
他日吳公如記問,愿將黃綬比青氈。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寄鄭七綱》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鄭七綱》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友人鄭七綱的思念之情,并表達了自己愿意與友人一起團聚的心愿。
詩中的“小來落托復迍邅”表示詩人長期以來一直壓抑著情感,如今信筆落地,情感終于得到了宣泄。詩人深感自己在多年以來所受的屈辱,希望友人能夠理解。
接著,詩人表示自己愿意舍去傲慢的形骸,與友人共同團聚。他們雖然長時間分離,但仍然心有靈犀,彼此之間的情感沒有改變。
詩人接下來描述了自己長期以來的顛沛流離和官場上的辛酸。他們一直在各地流浪,沒有固定的居所。而自己的官位也是微不足道的,就像是被網牽住的飛鳥,無法自由飛翔。
最后,詩人表達了希望與鄭七綱團聚的愿望。他說:“等到日后吳公記起問起時,我愿意把黃綬與青氈一同奉獻給你。”這里的“吳公”指的就是鄭七綱。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中蘊含著深刻的情感,以及對友誼和團聚的珍視。
“薄宦相縈若網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èng qī gāng
寄鄭七綱
xiǎo lái luò tuō fù zhūn zhān, yī rǔ jūn zhī èr shí nián, shě qù xíng hái róng ào màn,
小來落托復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
yǐn suí xiōng dì gòng tuán yuán.
引隨兄弟共團圓。
jī yóu bù dìng tóng yún jù, báo huàn xiāng yíng ruò wǎng qiān.
羈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縈若網牽。
tā rì wú gōng rú jì wèn, yuàn jiāng huáng shòu bǐ qīng zhān.
他日吳公如記問,愿將黃綬比青氈。
“薄宦相縈若網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