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防鐵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云防鐵嶺”全詩
連云防鐵嶺,同日破漁陽。
牧馬胡天晚,移軍磧路長。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歸老勛仍在,酬恩虜未亡。
獨行過邑里,多病對農桑。
雄劍依塵橐,陰符寄藥囊。
空馀麾下將,猶逐羽林郎。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代員將軍罷戰后歸舊里贈朔北故人(一作常袞詩)》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替員將軍戰后罷戰,回歸故里贈與朔北的故人。
結發之時投身疆場,現在全體生還返鄉。
連續征戰攻破連云防線,同一天攻克鐵嶺和漁陽城。
牧馬到胡天的晚上,移軍抵達長長的磧路。
枕戈眠臥在古老的戍樓,打起角號立在寒冷的霜中。
老去的功勛仍然存在,回報恩情虜寇還未消亡。
獨自走過故鄉的村鎮,多病地面對著農田耕作。
剩下雄壯的劍放在塵土的馱簍,神秘的符咒裝在藥囊中。
還剩下許多曾是將領的人,仍然隨從著羽林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盧綸的作品,詩人通過描寫代員將軍在戰爭結束后回歸故鄉,贈與朔北故人的情景,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將士的辛苦,以及對故鄉和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
詩中描寫了代員將軍曾經參與的戰斗,他帶著年輕的壯志投身疆場,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全體生還回到了家鄉。他在戰場上攻破了連云防線,并在同一天攻陷了鐵嶺和漁陽城,展現了將軍的勇武和智謀。
然而,戰爭給將士們帶來了身心上的疲憊和傷痛。將軍們在牧馬的晚上依然無法放松,他們不斷地移師,長途跋涉在磧路上。他們在古老的戍樓上枕戈眠臥,寒冷的霜中吹角,為了保衛國家而戰。
詩中描寫了將軍們回到故鄉后的情景,他們經歷了辛苦和戰斗,如今只能獨自行走在曾經熟悉的鄉村之間。他們身體狀況不佳,對于農田的耕作只能多病地望著。將軍手中的雄劍已經沒了光彩,符咒被寄存在藥囊中。
這首詩通過寫將軍們的戰爭經歷、回歸故鄉的情景以及對故人的思念,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將士的忠誠,并通過對于農田和家鄉的描寫,反襯出戰爭對于故鄉的破壞和對于生活的擾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將軍們的敬佩和故人們的緬懷之情。
“連云防鐵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yuán jiāng jūn bà zhàn hòu guī jiù lǐ zèng shuò běi gù rén yī zuò cháng gǔn shī
代員將軍罷戰后歸舊里贈朔北故人(一作常袞詩)
jié fà shì jiāng chǎng, quán shēng jù dào xiāng.
結發事疆場,全生俱到鄉。
lián yún fáng tiě lǐng, tóng rì pò yú yáng.
連云防鐵嶺,同日破漁陽。
mù mǎ hú tiān wǎn, yí jūn qì lù cháng.
牧馬胡天晚,移軍磧路長。
zhěn gē mián gǔ shù, chuī jiǎo lì fán shuāng.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guī lǎo xūn réng zài, chóu ēn lǔ wèi wáng.
歸老勛仍在,酬恩虜未亡。
dú xíng guò yì lǐ, duō bìng duì nóng sāng.
獨行過邑里,多病對農桑。
xióng jiàn yī chén tuó, yīn fú jì yào náng.
雄劍依塵橐,陰符寄藥囊。
kōng yú huī xià jiāng, yóu zhú yǔ lín láng.
空馀麾下將,猶逐羽林郎。
“連云防鐵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