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潩上名園似洛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潩上名園似洛濱”全詩
共傳青帝開金屋,欲遣姚黃比玉真。
秦嶺猶應篆詩句,杜鵑直恐降天神。
老人發少花頭重,起舞欹斜酒力勻。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遲韻千葉牡丹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遲韻千葉牡丹二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潩上名園似洛濱,
花頭種種斗尖新。
共傳青帝開金屋,
欲遣姚黃比玉真。
秦嶺猶應篆詩句,
杜鵑直恐降天神。
老人發少花頭重,
起舞欹斜酒力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以千葉牡丹為主題的景象。詩中描述了一個名為潩上的花園,宛如洛水邊的景色。牡丹花朵各式各樣,爭奇斗艷,新奇的品種層出不窮。傳說中,這些美麗的牡丹花是青帝開啟金屋時所散發的,它們想要超越玉石的美麗。詩中還提到了秦嶺,暗示著這些牡丹花甚至可以成為篆刻詩句的靈感來源。杜鵑花的美麗甚至令天神都感到驚嘆。最后,詩人描繪了一個老人,他雖然年紀已大,但舞蹈起來依然風采猶存,酒力均勻,展示了他的精神風貌。
賞析:
蘇轍借千葉牡丹之美,通過形容花園景色和花朵的競爭,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探索的渴望。他將牡丹花與傳說中的青帝和姚黃相提并論,以突出其絕世的美麗。詩中的秦嶺象征著古代文化的底蘊,顯示了牡丹花的雅致和高貴。而杜鵑花則以其獨特的美麗形象,進一步強調了牡丹花的非凡之處。最后,蘇轍通過描繪老人的形象,傳達了對智慧和精神的崇敬,以及對人生晚年仍然保持活力和熱情的謳歌。
整首詩詞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通過對花園景色和花朵之美的描繪,展現了蘇轍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通過對老人形象的塑造,詩人也表達了對老年人智慧和精神力量的崇敬與贊頌。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體現了人生智慧和精神的價值。
“潩上名園似洛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chí yùn qiān yè mǔ dān èr shǒu
次遲韻千葉牡丹二首
yì shàng míng yuán shì luò bīn, huā tóu zhǒng zhǒng dòu jiān xīn.
潩上名園似洛濱,花頭種種斗尖新。
gòng chuán qīng dì kāi jīn wū, yù qiǎn yáo huáng bǐ yù zhēn.
共傳青帝開金屋,欲遣姚黃比玉真。
qín lǐng yóu yīng zhuàn shī jù, dù juān zhí kǒng jiàng tiān shén.
秦嶺猶應篆詩句,杜鵑直恐降天神。
lǎo rén fā shǎo huā tóu zhòng, qǐ wǔ yī xié jiǔ lì yún.
老人發少花頭重,起舞欹斜酒力勻。
“潩上名園似洛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