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南市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稍息南市喧”全詩
潛魚忽驚踴,饑雁時斷絕。
落葉誤投簽,繁霜疑積雪。
苦寒良難久,愛此元氣潔。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適落日江上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適落日江上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稍息南市喧,初上東山月。
潛魚忽驚踴,饑雁時斷絕。
落葉誤投簽,繁霜疑積雪。
苦寒良難久,愛此元氣潔。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的秋日景象,詩人在東山上觀賞著初升的月亮。詩中融入了一些寓意,表達了人生的變幻無常和對純潔之美的向往。
賞析:
首句“稍息南市喧,初上東山月”直接將讀者的注意力從喧囂的南市轉移到了寧靜的東山之上。這里的“東山”可能是指詩人所在的山崗,也可以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初升的月亮代表新的開始和希望。
接下來的兩句“潛魚忽驚踴,饑雁時斷絕”通過描繪自然界中一瞬間的變化,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潛魚忽然受到驚嚇躍出水面,饑餓的雁兒時而出現時而消失,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瞬間變化,與人生的起伏和變化相呼應。
下面兩句“落葉誤投簽,繁霜疑積雪”則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對于現實的困惑和迷失。落葉誤投簽,暗示著命運的不確定性和人生的起伏。繁霜疑積雪,揭示了寒冷的氣候給人帶來的疑惑和困擾。
最后兩句“苦寒良難久,愛此元氣潔”傳達了詩人對于純潔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詩人認為雖然寒冷的時光難以持久,但他仍然熱愛這種清新純潔的元氣。這里的“元氣潔”可以理解為內心的純潔和精神的潔凈。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寓意的運用,表達了對于人生變幻無常的思考,以及對于純潔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通過對于自然界中瞬間變化的描繪,詩人也給人以啟示,讓人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純潔。
“稍息南市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shì luò rì jiāng shàng èr shǒu
次韻王適落日江上二首
shào xī nán shì xuān, chū shàng dōng shān yuè.
稍息南市喧,初上東山月。
qián yú hū jīng yǒng, jī yàn shí duàn jué.
潛魚忽驚踴,饑雁時斷絕。
luò yè wù tóu qiān, fán shuāng yí jī xuě.
落葉誤投簽,繁霜疑積雪。
kǔ hán liáng nán jiǔ, ài cǐ yuán qì jié.
苦寒良難久,愛此元氣潔。
“稍息南市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