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遠仍持嶺上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遠仍持嶺上梅”全詩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遠仍持嶺上梅。
莫笑牛貍抵羊酪,漫將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貧病,猶得衰顏一笑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適元日并示曹煥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適元日并示曹煥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放逐三年未遣回,
復驚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
寄遠仍持嶺上梅。
莫笑牛貍抵羊酪,
漫將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貧病,
猶得衰顏一笑開。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王適和曹煥的,表達了蘇轍對自己被放逐三年而未能被召回的遭遇的感慨。詩中還有對春天的描繪和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他表示王適和曹煥并不嫌棄他的貧病,依然能夠微笑對待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展示了蘇轍被放逐三年的艱辛和對朋友們的思念之情。放逐三年未能被召回,讓他倍感失落,就像是在春天聽到爆竹聲和春雷一樣令人驚訝和震撼。在這種困境中,他以祈年的寓意來表達自己的期望和希望,即使粗茶淡飯也能品嘗到樽中的桂花,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詩中提到寄遠和嶺上的梅花,表達了蘇轍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雖然身處異地,但他仍然懷念朋友的陪伴和交流。他以“牛貍抵羊酪,崖蜜代官醅”的形象,表達了自己愿意用平凡的東西來取代珍貴的物品,顯示出他對友情的珍重和不計較物質財富的態度。
最后兩句“二君未肯嫌貧病,猶得衰顏一笑開”,表達了蘇轍對王適和曹煥的感激之情。盡管自己貧病交加,但他們并不嫌棄他,依然能夠以微笑面對他。這種友情的堅持和互助讓蘇轍感到欣慰和溫暖。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身遭遇和友情的描繪,表達了蘇轍在困境中的堅韌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蘇轍深情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傳達出對友情和希望的美好追求。
“寄遠仍持嶺上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shì yuán rì bìng shì cáo huàn èr shǒu
次韻王適元日并示曹煥二首
fàng zhú sān nián wèi qiǎn huí, fù jīng bào zhú qǐ chūn léi.
放逐三年未遣回,復驚爆竹起春雷。
qí nián cū yǒu zūn zhōng guì, jì yuǎn réng chí lǐng shàng méi.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遠仍持嶺上梅。
mò xiào niú lí dǐ yáng lào, màn jiāng yá mì dài guān pēi.
莫笑牛貍抵羊酪,漫將崖蜜代官醅。
èr jūn wèi kěn xián pín bìng, yóu dé shuāi yán yī xiào kāi.
二君未肯嫌貧病,猶得衰顏一笑開。
“寄遠仍持嶺上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