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無兩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列女無兩婚”全詩
霜降菊叢折,寸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論。
不敢學蝴蝶,菊盡兩翅翻。
蟲凍不絕口,菊死不絕芬。
志士豈棄友,列女無兩婚。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子瞻記夢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子瞻記夢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蟋蟀感秋氣,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叢折,寸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論。
不敢學蝴蝶,菊盡兩翅翻。
蟲凍不絕口,菊死不絕芬。
志士豈棄友,列女無兩婚。
詩意:
這首詩詞以蟋蟀和菊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對忠誠、堅持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蟋蟀和菊花作為象征,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和堅持的思考。首先,蟋蟀感受到秋天的氣息,夜晚吟唱時緊緊抱住菊花的根部。然而,當霜降臨時,菊花叢被折斷,連寸許的根也無法幸免。在凄涼的田野上,蟋蟀孤獨地自言自語。作者表示自己不敢效仿蝴蝶,蝴蝶在菊花凋零后會飛走,而蟋蟀卻因為寒冷而無法言說。菊花雖然枯萎了,但它的芬芳卻依然存在。詩中的菊花象征了志士的高潔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志士不會背叛友誼的信心,以及對女性不會輕易改嫁的敬重。
這首詩詞通過對蟋蟀和菊花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忠誠和堅持的追求。它寄托了作者對志士高尚品質的贊頌,也表達了對傳統婚姻忠誠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對價值觀的思考,展示了蘇轍獨特的詩詞藝術風格。
“列女無兩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i zhān jì mèng èr shǒu
和子瞻記夢二首
xī shuài gǎn qiū qì, yè yín bào jú gēn.
蟋蟀感秋氣,夜吟抱菊根。
shuāng jiàng jú cóng zhé, cùn gēn ān kě cún.
霜降菊叢折,寸根安可存。
gěng gěng huāng miáo xià, jī jī kōng zì lùn.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論。
bù gǎn xué hú dié, jú jǐn liǎng chì fān.
不敢學蝴蝶,菊盡兩翅翻。
chóng dòng bù jué kǒu, jú sǐ bù jué fēn.
蟲凍不絕口,菊死不絕芬。
zhì shì qǐ qì yǒu, liè nǚ wú liǎng hūn.
志士豈棄友,列女無兩婚。
“列女無兩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