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來未覺歲華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歡來未覺歲華晚”全詩
歡來未覺歲華晚,醉后能令秋氣春。
發譽早同初宦日,收功終藉老成身。
他年此會應圖畫,傳入誰家屏障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君貺尚書會六同年》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君貺尚書會六同年》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美佳賓賢主人,
布衣曾共脫京塵。
歡來未覺歲華晚,
醉后能令秋氣春。
發譽早同初宦日,
收功終藉老成身。
他年此會應圖畫,
傳入誰家屏障新。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在參加王君貺尚書六十歲壽宴時所作。詩中表達了對主人的贊美和對共同度過歲月的愉悅之情。主人賢德,賓客們美麗而優秀,曾經一起擺脫了塵世的繁忙。盡管時光荏苒,但在快樂的聚會中卻感覺不到歲月的流逝,酒后更能讓秋天的寒意宛如春天的溫暖。
詩人提到自己早年就同主人一起開始了仕途,早早獲得了贊譽,而現在則是以老成的姿態收獲功名。詩人希望將來這次聚會的場景能夠被畫下來,傳到別人家中成為一幅新的屏障畫,永遠留存下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主人和賓客們的美好形象和歡聚的場景。通過對歲月的感悟,詩人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將主人和賓客們描繪為美好的形象,彰顯了友情的珍貴和守望相助的情誼。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歡聚和醉后的描寫,將秋天的寒意與春天的溫暖相對照,展現了主人的熱情好客和賓客們的歡愉心情。詩人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自己早年的辛勤努力和成就,以及對成熟智慧的向往。
最后,詩人希望這次聚會的場景能夠被畫下來,傳世流傳,成為一幅屏障畫。這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向往,同時也傳遞了對永恒和留存的渴望。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現了蘇轍優雅的文學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歡來未覺歲華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jūn kuàng shàng shū huì liù tóng nián
次韻王君貺尚書會六同年
yǒu měi jiā bīn xián zhǔ rén, bù yī céng gòng tuō jīng chén.
有美佳賓賢主人,布衣曾共脫京塵。
huān lái wèi jué suì huá wǎn, zuì hòu néng lìng qiū qì chūn.
歡來未覺歲華晚,醉后能令秋氣春。
fā yù zǎo tóng chū huàn rì, shōu gōng zhōng jí lǎo chéng shēn.
發譽早同初宦日,收功終藉老成身。
tā nián cǐ huì yīng tú huà, chuán rù shuí jiā píng zhàng xīn.
他年此會應圖畫,傳入誰家屏障新。
“歡來未覺歲華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