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居靜久難逢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居靜久難逢信”全詩
貧居靜久難逢信,知隔春山不可尋。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春日憶司空文明》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憶司空文明》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李風多日欲陰,
百勞飛處落花深。
貧居靜久難逢信,
知隔春山不可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春日的回憶中思念司空文明的情景。春風吹拂下桃李花開,但日子漸漸轉陰,表示時光已經過去了許多。百靈鳥在花間飛翔,花瓣飄落得很深。作者在貧窮的居所中過著平靜的生活,很久沒有收到司空文明的音信,他知道相距春山遙遠,無法親自去尋找。
賞析:
這首詩通過春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司空文明的思念之情。桃李花開的景象象征著春天的美好,而轉陰的天氣則暗示著時光的流逝。百靈鳥在花間飛翔,落花紛飛,構成了一幅美麗而憂傷的畫面。詩中的貧居和靜久表明作者過著清貧而平靜的生活,而長時間沒有收到司空文明的音信則加深了作者對他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無法親自去尋找司空文明的遺憾,彰顯了距離和時光的無情。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懷念之情,以及時光流逝、人事如夢的主題,給人一種深深的感傷和思考。
“貧居靜久難逢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yì sī kōng wén míng
春日憶司空文明
táo lǐ fēng duō rì yù yīn, bǎi láo fēi chù luò huā shēn.
桃李風多日欲陰,百勞飛處落花深。
pín jū jìng jiǔ nán féng xìn, zhī gé chūn shān bù kě xún.
貧居靜久難逢信,知隔春山不可尋。
“貧居靜久難逢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