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飛來體自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子飛來體自便”全詩
桃花開盡葉初綠,燕子飛來體自便。
愛客漸能陪痛飲,讀書無思懶開編。
秦川雪盡南山出,思共肩輿看麥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食明朝一百五,
誰家冉冉尚廚煙。
桃花開盡葉初綠,
燕子飛來體自便。
愛客漸能陪痛飲,
讀書無思懶開編。
秦川雪盡南山出,
思共肩輿看麥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寒食前一天的景象和情感。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會紀念先人并祭掃墓地。詩中描繪了明朝時分的景色,以及作者對于生活和人際關系的感悟。
賞析:
1. 詩詞的開篇表達了明朝時刻的具體時間——寒食節前一天的第105天。這一細節為整首詩詞奠定了時間和空間的基調。
2. “誰家冉冉尚廚煙”一句描繪了廚房中冉冉升起的炊煙。這種場景暗示了人們繁忙的生活和平凡的日常。
3. “桃花開盡葉初綠,燕子飛來體自便”這兩句表現了春天的景象。桃花凋謝,新葉初綠,而燕子則隨心所欲地飛翔。這些景象與人們的生活和感受形成了對比,暗示了人們對自由和自在的向往。
4. “愛客漸能陪痛飲,讀書無思懶開編”這兩句描繪了作者對待賓客和讀書的態度。作者開始能夠陪伴客人痛飲,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而讀書時卻無心思編寫作品,暗示了作者在某種程度上對于學問的疲倦和無所思索的狀態。
5. “秦川雪盡南山出,思共肩輿看麥田”這兩句以雪盡和南山的出現預示著寒冬的結束和春天的到來。同時,詩人表達了對鄉村景色的思念和對生活的向往,希望與朋友一同驅車觀賞麥田的美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色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對自由、友情和鄉村生活的向往。它以寒食節為背景,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傳達出對于美好生活和真摯情感的追求。
“燕子飛來體自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qián yī rì jì zǐ zhān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hán shí míng cháo yī bǎi wǔ, shuí jiā rǎn rǎn shàng chú yān.
寒食明朝一百五,誰家冉冉尚廚煙。
táo huā kāi jǐn yè chū lǜ, yàn zi fēi lái tǐ zì biàn.
桃花開盡葉初綠,燕子飛來體自便。
ài kè jiàn néng péi tòng yǐn, dú shū wú sī lǎn kāi biān.
愛客漸能陪痛飲,讀書無思懶開編。
qín chuān xuě jǐn nán shān chū, sī gòng jiān yú kàn mài tián.
秦川雪盡南山出,思共肩輿看麥田。
“燕子飛來體自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