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氣飄浮衣袂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氣飄浮衣袂舉”全詩
坐中莫著閑賓客,物外新成六弟兄。
云氣飄浮衣袂舉,泉流灑落佩環聲。
岌然終日俱無語,靜壽相看意自明。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題南康太守宅五老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南康太守宅五老亭》是宋代文學家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老高閑不入城,
開軒肯就史君迎。
坐中莫著閑賓客,
物外新成六弟兄。
云氣飄浮衣袂舉,
泉流灑落佩環聲。
岌然終日俱無語,
靜壽相看意自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南康太守的宅邸中的五老亭景象。詩人蘇轍以這個景象為背景,表達了對寧靜、淡泊、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中通過描繪主人王老高不喜歡進城,卻愿意迎接文史官員史君到自己的亭子里,以及亭子內的六位老人,展現了一種清幽、寧靜的氛圍。詩人通過描述亭子中飄浮的云氣、流淌的泉水以及佩環發出的聲音,表現了自然景觀的美妙。整首詩以靜謐、平和的氛圍展示了一種寧靜安逸的生活態度。
賞析:
《題南康太守宅五老亭》以簡潔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寧靜而恬淡的場景,融入了對自然和人文的贊美。詩人通過描述南康太守宅邸中的五老亭,展現了一種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王老高不愿進城,而是寧愿在亭子里迎接來訪的文史官員,表達了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
詩中的“物外新成六弟兄”描繪了五老亭中的六位老人,他們靜靜地坐在一起,彼此間無需言語交流,心靈已經相通。這種寧靜和默契的境界,體現了詩人對于真正的友誼和內心的寧靜的渴望。
詩人通過描寫亭中的景物,如飄浮的云氣、流淌的泉水和佩環發出的聲音,展現了自然之美和寧靜的意境。這些景象與亭中的老人相呼應,共同構成了一幅寧靜、自然的畫面。
整首詩以平和、寧靜的語調,表達了對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真誠友誼的贊美。它呈現了詩人蘇轍的生活態度,即追求內心的寧靜,遠離喧囂,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一種理想生活狀態。
“云氣飄浮衣袂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nán kāng tài shǒu zhái wǔ lǎo tíng
題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wáng lǎo gāo xián bù rù chéng, kāi xuān kěn jiù shǐ jūn yíng.
王老高閑不入城,開軒肯就史君迎。
zuò zhōng mò zhe xián bīn kè, wù wài xīn chéng liù dì xiōng.
坐中莫著閑賓客,物外新成六弟兄。
yún qì piāo fú yī mèi jǔ, quán liú sǎ luò pèi huán shēng.
云氣飄浮衣袂舉,泉流灑落佩環聲。
jí rán zhōng rì jù wú yǔ, jìng shòu xiāng kàn yì zì míng.
岌然終日俱無語,靜壽相看意自明。
“云氣飄浮衣袂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