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有道終安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生有道終安隱”全詩
本種杉松為老計,晚將亭榭付鄰家。
為生有道終安隱,好事來游空嘆嗟。
猶有東坡舊詩卷,忻然對客展龍蛇。
〈王君舊有園亭,子瞻兄名之曰“種德”。
其亭頃以貧故鬻之矣。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贈王復處士》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王復處士》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潮門外等候的王居士,
往日里游歷過各處海涯。
他種植的杉松已成為他晚年的寄托,
將他的亭榭留給了鄰人。
他一生追求道義,最終找到了寧靜隱居的歸處,
但好事情來臨時他會出來游玩,卻空有感慨。
他還保留著東坡寫的舊詩卷,
快樂地與客人分享著其中的龍蛇故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王復處士的生活景象和他對逝去歲月的思考。王復處士是蘇軾的朋友,他曾經周游各地,擁有廣泛的交游。在晚年,他選擇了隱居并將自己的亭榭留給了鄰人。他追求道義和寧靜,但當有趣的事情發生時,他仍然會出來參與,并感嘆時光的流逝。他保留了東坡寫的舊詩卷,與客人分享其中的故事,展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快樂。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王復處士的人生軌跡和他的思想情感。詩中通過描寫王復處士的隱居生活和他對過去的回憶,展現了淡泊名利、追求寧靜的人生態度。王復處士將自己的亭榭留給鄰人,表現了他慷慨的品質和對友誼的重視。詩中的"好事來游空嘆嗟"一句,表達了王復處士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他對世事的關注和思考。最后一句"忻然對客展龍蛇"則表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樂于與他人分享的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王復處士的風采和生活態度。通過描寫他的隱居生活、對道義追求的堅持以及對文學的熱愛,詩中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寧靜自在的境界。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蘇軾對王復處士的贊頌,也通過描寫王復處士的人生境遇,反映了蘇軾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為生有道終安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fù chǔ shì
贈王復處士
hòu cháo mén wài wáng jū shì, píng xī jiāo yóu biàn hǎi yá.
候潮門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
běn zhǒng shān sōng wèi lǎo jì, wǎn jiāng tíng xiè fù lín jiā.
本種杉松為老計,晚將亭榭付鄰家。
wéi shēng yǒu dào zhōng ān yǐn, hǎo shì lái yóu kōng tàn jiē.
為生有道終安隱,好事來游空嘆嗟。
yóu yǒu dōng pō jiù shī juàn, xīn rán duì kè zhǎn lóng shé.
猶有東坡舊詩卷,忻然對客展龍蛇。
wáng jūn jiù yǒu yuán tíng, zi zhān xiōng míng zhī yuē" zhǒng dé".
〈王君舊有園亭,子瞻兄名之曰“種德”。
qí tíng qǐng yǐ pín gù yù zhī yǐ.
其亭頃以貧故鬻之矣。
“為生有道終安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