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起云中廢棄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起云中廢棄人”全詩
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發熙寧老諍臣,
凜然心膽大于身。
吾儕坐看馮唐去,
誰起云中廢棄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
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
諸人自與世沉浮。
東道如聞近稍安,
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
俱是従來言事官。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送別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并兼簡呂元鈞三絕的一首離別之作。詩中通過對周正孺的贊美,表達了對他忠誠堅定的品質的敬佩。詩人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政治環境的看法。
賞析:
這首詩以贊美周正孺為主線,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忠誠精神。首句"白發熙寧老諍臣",描繪了周正孺年事已高但仍然忠誠奉公的形象。接下來的幾句"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表達了詩人對時局動蕩的擔憂,感嘆在這個紛亂的世界中,像周正孺這樣的忠誠之臣已經不再被重用。
接著,詩人談到了自己的經歷,提到了他守護吾州十年的經歷,以及與故吏相逢的情景,暗示了政治斗爭中的無奈和挫折感。"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這兩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徐公(指官僚)的批評,認為他們不敢任用忠誠之臣,而是隨波逐流,追求個人利益。
最后幾句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心境變化。"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暗示詩人在客居他鄉時,雖然聽說新任太守治理有方,但仍然感到心生寒意。"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表達了詩人對太守的贊賞,認為他是一個能夠傾聽下屬意見的官員,與以往的言事官不同。
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通過對周正孺的贊美和對政治現狀的反思,表達了對于忠誠和公正的追求,以及對官場腐敗和權謀之風的批評。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新任太守的期望,希望他能夠改變現狀,重用忠誠之臣。整體上,這首詩展示了蘇轍對忠誠和正直的崇高贊美,并對時局和官場的不公和腐敗表示了憂慮和批評。
“誰起云中廢棄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ōu zhēng rú zì kǎo gōng láng zhōng guī shǒu zǐ tóng jiān jiǎn lǚ yuán jūn sān jué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bái fà xī níng lǎo zhēng chén, lǐn rán xīn dǎn dà yú shēn.
白發熙寧老諍臣,凜然心膽大于身。
wú chái zuò kàn féng táng qù, shuí qǐ yún zhōng fèi qì rén.
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
shí nián fú zhú shǒu wú zhōu, gù lì xiāng féng cháo tǔ ni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wú wèi xú gōng bù kān yòng, zhū rén zì yú shì chén fú.
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
dōng dào rú wén jìn shāo ān, chéng cōng àn bù lǐn shēng hán.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hū féng tài shǒu néng xiāng xià, jù shì cóng lái yán shì guān.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
“誰起云中廢棄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