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裘初許敝諸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輕裘初許敝諸公”全詩
五馬不辭分后乘,輕裘初許敝諸公。
隨人射虎氣終在,徒步白頭心頗同。
遙想據鞍橫槊處,新詩一一建安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是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床臥客笑元龍,
彈鋏無輿下舍中。
五馬不辭分后乘,
輕裘初許敝諸公。
隨人射虎氣終在,
徒步白頭心頗同。
遙想據鞍橫槊處,
新詩一一建安風。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蘇轍送別李豸秀才子瞻的場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李豸的贊賞和送別之情。詩詞以描述客人離去的情景為主線,通過描繪細節和抒發感慨,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宋代文人的特色,情感真摯而深刻。下面逐句進行分析:
小床臥客笑元龍,
這句描繪了李豸秀才子瞻離去時的情景。作者坐在小床上,看著李豸離去,心中充滿了愉悅之情。"元龍"是指李豸的字,笑元龍則是以字代人,表示作者對李豸的親近之感。
彈鋏無輿下舍中。
"彈鋏"指的是李豸的樂器,他在離別之際為大家演奏一曲。"無輿下舍中"說明李豸沒有車馬,步行來到了蘇轍的家中。
五馬不辭分后乘,
這句表達了李豸離去時,沒有與蘇轍等人分乘馬車,而是選擇了徒步離開。這體現了他不愿占用他人資源的謙遜和樸素的品德。
輕裘初許敝諸公。
"輕裘"指的是輕薄的衣袍,"敝諸公"是指蘇轍等人。這句話說的是李豸在離別之前,初次答應了蘇轍等人送他一件輕薄的衣袍。這里隱含著送別的情感和友誼的深厚。
隨人射虎氣終在,
這句意味著李豸離去后,他的豪氣和壯志仍然存在。"隨人射虎"表示他能隨時隨地應對挑戰和困難,不屈不撓。
徒步白頭心頗同。
這句表達了蘇轍與李豸秀才子瞻的情感契合。"徒步白頭"意味著兩人都已經年近暮年,但他們的心境依然相似,都懷揣著對文化和學問的熱愛。
遙想據鞍橫槊處,
新詩一一建安風。
這兩句是對李豸的回憶和贊美。"據鞍橫槊處"指的是李豸曾經馳騁戰場的英勇場景,"新詩一一建安風"則是對李豸才華橫溢的贊美,表示他的詩作如同建安時期的作品一樣優秀。
整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李豸秀才子瞻的送別之情,贊賞了他的品德和才華。通過描繪李豸離去時的情景、他的豪氣壯志以及蘇轍與他的情感契合,詩詞展現了友誼的珍貴和對文化學問的熱愛。同時,詩詞使用了具體的描寫手法和隱喻,使得情感更加深刻和真摯。
“輕裘初許敝諸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ǐ zhì xiù cái lái bié zǐ zhān réng xiè huì mǎ èr shǒu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
xiǎo chuáng wò kè xiào yuán lóng, dàn jiá wú yú xià shě zhōng.
小床臥客笑元龍,彈鋏無輿下舍中。
wǔ mǎ bù cí fēn hòu chéng, qīng qiú chū xǔ bì zhū gōng.
五馬不辭分后乘,輕裘初許敝諸公。
suí rén shè hǔ qì zhōng zài, tú bù bái tóu xīn pō tóng.
隨人射虎氣終在,徒步白頭心頗同。
yáo xiǎng jù ān héng shuò chù, xīn shī yī yī jiàn ān fēng.
遙想據鞍橫槊處,新詩一一建安風。
“輕裘初許敝諸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