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九日泛新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九日泛新醅”全詩
猶存古歷摽花候,不奈時人信手栽。
得勢從教盈九畹,俯眉聊復引三杯。
愈風明目須真物,能使神農為爾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白菊》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菊》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白色的菊花與黃色的菊花相互輝映的美景,并表達了對古人傳統種植方式的懷念和對現代人追求效益而忽略傳統文化的感慨。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菊長先黃菊開,
年年九日泛新醅。
猶存古歷摽花候,
不奈時人信手栽。
譯文:
白色的菊花先于黃色的菊花盛開,
每年九月九日泛起新的香醇。
古代的種植方式仍然存在,
可惜現代人只顧追求效益,隨手栽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菊花的變化為主題,通過對白菊與黃菊的開放時間的描述,表現了它們相互呼應、交相輝映的美景。白菊和黃菊的盛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
詩中提到的“年年九日泛新醅”,表達了對白菊盛開的期盼,也寄托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持久存在的愿望。這里的“泛新醅”形象地描繪了白菊盛開時所散發的芬芳香氣,給人以愉悅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古代的種植方式,稱之為“古歷摽花候”。這里的“古歷”指的是古代的農歷,摽花候則是指按照古代農歷上的特定日期進行花卉種植。詩人對這種傳統的種植方式表示了懷念之情,暗示現代人只注重效益而忽略了傳統文化的珍貴。
最后兩句“愈風明目須真物,能使神農為爾回”,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正的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詩人希望風氣能更加清明,人們能夠重新認識和珍視真正的美好,讓傳統文化得以重回人們的生活。
這首詩以菊花為媒介,通過描繪花卉的美景和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現代社會盲目追求功利和忽視傳統文化的憂慮。它呼喚人們回歸真實、珍視傳統文化,追求真正的美好和價值。
“年年九日泛新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jú
白菊
bái jú zhǎng xiān huáng jú kāi, nián nián jiǔ rì fàn xīn pēi.
白菊長先黃菊開,年年九日泛新醅。
yóu cún gǔ lì biāo huā hòu, bù nài shí rén xìn shǒu zāi.
猶存古歷摽花候,不奈時人信手栽。
dé shì cóng jiào yíng jiǔ wǎn, fǔ méi liáo fù yǐn sān bēi.
得勢從教盈九畹,俯眉聊復引三杯。
yù fēng míng mù xū zhēn wù, néng shǐ shén nóng wèi ěr huí.
愈風明目須真物,能使神農為爾回。
“年年九日泛新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