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晏子恩仍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知晏子恩仍厚”全詩
君知晏子恩仍厚,還與從來舊卜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初到杭州見寄二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初到杭州見寄二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試盡風波萬里身,
到官山水卻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
還與從來舊卜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初到杭州的感慨和情緒。他經歷了許多風波和艱難,但來到杭州后,山水之間卻給他帶來了宜人的感受。他向朋友表達了自己對晏子的敬意,并感慨晏子對他的厚愛,他與晏子之間的友誼可以追溯到他們舊日的相識。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的親身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他的風波歷程和初到杭州后的感受,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試盡風波萬里身”,表達了蘇轍經歷了許多風波和困難,歷經千辛萬苦的心路歷程。這句中的“風波”既可以指代現實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也可以象征人生的波折和變遷。
第二句“到官山水卻宜人”,通過對杭州山水的描繪,表達了蘇轍來到這里后感受到的宜人和美好。這里的“官山水”指的是杭州的山水景色,因為蘇轍在杭州擔任官職,所以稱之為“官山水”。
第三句“君知晏子恩仍厚”,表達了蘇轍對晏子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晏子是古代的一個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對蘇轍的關心和幫助讓蘇轍倍感恩德。
最后一句“還與從來舊卜鄰”,表達了蘇轍與晏子之間持久的友誼。他們的交情可以追溯到舊日的相識,這里的“舊卜鄰”指的是古代的一種結拜方式,意味著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和相互扶持。
整首詩詞通過對風波歷程和杭州山水的對比,表達了蘇轍在困難中的堅韌和在美景中的感慨。同時,他也通過對晏子的贊美和友情的描繪,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和深厚情誼。
“君知晏子恩仍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chū dào háng zhōu jiàn jì èr jué
次韻子瞻初到杭州見寄二絕
shì jǐn fēng bō wàn lǐ shēn, dào guān shān shuǐ què yí rén.
試盡風波萬里身,到官山水卻宜人。
jūn zhī yàn zǐ ēn réng hòu, hái yǔ cóng lái jiù bo lín.
君知晏子恩仍厚,還與從來舊卜鄰。
“君知晏子恩仍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