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依城郭帶川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近依城郭帶川原”全詩
古臺{左馬右皮}騀先臨水,野寺參差半掩門。
遠泛便成終日醉,幽尋不盡數家園。
錢塘未到能先說,更著青山兩岸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是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蘇轍二度來到汝陰的景象,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并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展示了作者的感慨與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百頃西湖十里源,
近依城郭帶川原。
古臺左馬右皮騀,
先臨水,野寺參差半掩門。
遠泛便成終日醉,
幽尋不盡數家園。
錢塘未到能先說,
更著青山兩岸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描繪了蘇轍再次回到汝陰的情景。詩中提到的“百頃西湖十里源”描繪了湖泊的廣闊和源頭的美景。作者提到的“古臺左馬右皮騀”是指汝陰城外的一座高臺,高臺上有馬和騾的雕塑,突出了歷史的滄桑感。而“野寺參差半掩門”則描繪了野寺的景象,給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感覺。
通過這些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遠離家園,漂泊他鄉,但對家鄉的懷念卻使他日夜醉心。他在這陌生的環境中尋找著熟悉的感覺,渴望找到屬于自己的家園。
最后兩句“錢塘未到能先說,更著青山兩岸屯”意味著詩人尚未到達錢塘(現在的杭州),就已經能夠看到兩岸青山連綿不斷,展示了作者對新的旅程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表達了蘇轍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往。同時,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使詩詞呈現出一種深沉而富有禪意的美感。
“近依城郭帶川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ǐ chǒu èr yuè zhòng dào rǔ yīn jì zǐ zhān èr shǒu
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
bǎi qǐng xī hú shí lǐ yuán, jìn yī chéng guō dài chuān yuán.
百頃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帶川原。
gǔ tái zuǒ mǎ yòu pí ě xiān lín shuǐ, yě sì cēn cī bàn yǎn mén.
古臺{左馬右皮}騀先臨水,野寺參差半掩門。
yuǎn fàn biàn chéng zhōng rì zuì, yōu xún bù jìn shù jiā yuán.
遠泛便成終日醉,幽尋不盡數家園。
qián táng wèi dào néng xiān shuō, gèng zhe qīng shān liǎng àn tún.
錢塘未到能先說,更著青山兩岸屯。
“近依城郭帶川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