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牖散凌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牖散凌亂”全詩
風庭響交戛,月牖散凌亂。
尚恐晝掩關,嬋娟不長見。
中堂開素壁,蕭颯起霜干。
隨宜賦生意,落筆皆蔥茜。
根莖雜土石,枝葉互長短。
依依露下綠,冉冉風中展。
開門視叢薄,與此終何辨。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文與可學士墨君堂》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文與可學士墨君堂》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虛堂竹叢間,那復壓竹遠。
在空曠的庭院里,竹子叢生,彼此相互簇擁,遠遠望去,竹影重重。
風庭響交戛,月牖散凌亂。
微風吹過庭院,發出交錯的聲音,月光透過窗戶灑下,散亂無章。
尚恐晝掩關,嬋娟不長見。
仍擔心白天會把門關上,美好的景色便無法再見。
中堂開素壁,蕭颯起霜干。
中堂的墻壁是素色的,冷風吹過,霜氣凝結。
隨宜賦生意,落筆皆蔥茜。
按照所適合的意境進行描寫,每一筆都生動豐富。
根莖雜土石,枝葉互長短。
根莖混雜著土石,枝葉相互交錯,長短不一。
依依露下綠,冉冉風中展。
綠葉依依地垂下,在露水的滋潤下顯得更加鮮綠,輕盈地在風中展開。
開門視叢薄,與此終何辨。
打開門窗觀看竹叢的密度,與這竹叢相比又有何不同呢?
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對竹子的情感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題。通過描繪竹子叢生的庭院、風聲、月光、素壁、霜干以及竹枝葉的生長狀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對自然之美的贊嘆。詩中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美感,同時也表達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
“月牖散凌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ǔ kě xué shì mò jūn táng
文與可學士墨君堂
xū táng zhú cóng jiān, nà fù yā zhú yuǎn.
虛堂竹叢間,那復壓竹遠。
fēng tíng xiǎng jiāo jiá, yuè yǒu sàn líng luàn.
風庭響交戛,月牖散凌亂。
shàng kǒng zhòu yǎn guān, chán juān bù zhǎng jiàn.
尚恐晝掩關,嬋娟不長見。
zhōng táng kāi sù bì, xiāo sà qǐ shuāng gàn.
中堂開素壁,蕭颯起霜干。
suí yí fù shēng yì, luò bǐ jiē cōng qiàn.
隨宜賦生意,落筆皆蔥茜。
gēn jīng zá tǔ shí, zhī yè hù cháng duǎn.
根莖雜土石,枝葉互長短。
yī yī lù xià lǜ, rǎn rǎn fēng zhōng zhǎn.
依依露下綠,冉冉風中展。
kāi mén shì cóng báo, yǔ cǐ zhōng hé biàn.
開門視叢薄,與此終何辨。
“月牖散凌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