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將愛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惜花將愛寺”全詩
惜花將愛寺,俱是白頭人。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同錢郎中晚春過慈恩寺》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錢郎中晚春過慈恩寺》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見僧中舊,仍逢雨后春。
惜花將愛寺,俱是白頭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的是作者與錢郎中一同在晚春時節來到慈恩寺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首句"不見僧中舊,仍逢雨后春"通過對僧人的描寫,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變遷。不論時光如何更迭,春天的美好依舊會到來。這里的"雨后春"可以理解為春天的到來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第二句"惜花將愛寺,俱是白頭人"表達了作者對慈恩寺的喜愛和對友情的珍惜。"惜花"意味著作者對慈恩寺中的花朵懷有敬意和欣賞之情。"將愛寺"則表達了作者對慈恩寺的深深喜愛和依戀之情。最后一句"俱是白頭人"表示作者和錢郎中都已經進入了晚年,他們共同分享了歲月的洗禮,產生了深厚的友情。
整首詩通過簡練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同時,通過對慈恩寺和白頭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熱愛和關懷。這首詩詞以簡約的文字傳達了深邃的情感,展示了盧綸在詩歌創作上的才華和感悟。
“惜花將愛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qián láng zhōng wǎn chūn guò cí ēn sì
同錢郎中晚春過慈恩寺
bú jiàn sēng zhōng jiù, réng féng yǔ hòu chūn.
不見僧中舊,仍逢雨后春。
xī huā jiāng ài sì, jù shì bái tóu rén.
惜花將愛寺,俱是白頭人。
“惜花將愛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