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何年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照何年樹”全詩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題興善寺后池》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題興善寺后池》
白鶴棲息在窗外,仿佛與湖水相鄰。
月光照耀著多少年的樹木,花朵遭遇了幾次人的觀賞。
湖邊的草已然蔓延,青色小路上覆蓋了一層綠苔。
愿永遠能找到舒適的安身之處,老僧就在這寺廟中。
詩意:這首詩寫的是盧綸在寺廟的后池觀景的情景。窗外的白鶴和池水相鄰,月光照耀著長久以來的樹木,花朵也因人們的賞識而不斷開放。寺廟的湖邊生長著青色的草,并且小徑上鋪滿了綠苔。作者表達了對舒適安逸之處的向往,同時自稱老僧,并表明此處為其安身之地。
賞析:《題興善寺后池》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寺廟后池的景色,展現了寺廟環境的寧靜和美麗。通過寫白鶴、月光、樹木和花朵等自然景物,使人感受到了一種寧靜、恬靜的氛圍。詩中“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描繪了湖邊青色的草和綠苔鋪就的小徑,更增添了清幽的氣息。最后兩句“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表達了作者對舒適安逸之處的向往和寄托,同時示意自己已為此處的老僧。整體上,這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展示了寺廟環境的美好和安靜之處。
“月照何年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ìng shàn sì hòu chí
題興善寺后池
gé chuāng qī bái hè, shì yǔ jìng hú lín.
隔窗棲白鶴,似與鏡湖鄰。
yuè zhào hé nián shù, huā féng jǐ biàn rén.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遍人。
àn shā qīng yǒu lù, tái jìng lǜ wú chén.
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yǒng yuàn róng yī zhǐ, sēng zhōng lǎo cǐ shēn.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月照何年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