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解作生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人不解作生涯”全詩
竹簡多于孔氏壁,牙簽新似鄴侯家。
田園豈是子孫計,青紫今為里巷夸。
富貴早知皆有命,君應未厭十年賒。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臨江蕭氏家寶堂》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蕭氏家寶堂》是蘇轍的作品,描繪了一種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人不解作生涯,
唯有中堂書五車。
竹簡多于孔氏壁,
牙簽新似鄴侯家。
田園豈是子孫計,
青紫今為里巷夸。
富貴早知皆有命,
君應未厭十年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于生活的獨特見解和態度。他認為真正的高人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而是專注于修身養性、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他通過描述一個虛構的中堂(指蘇轍本人)的生活,以對比普通人的追求和價值觀,表達了對于物質追求的冷漠和對于精神追求的重視。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將中堂與普通人的生活進行了對比描寫。中堂是指蘇轍本人,他以中堂作為高人的象征,強調了高人對于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他說中堂的書籍有五車,指的是中堂的書籍豐富而廣泛,這里的書籍象征著知識、智慧和精神追求。
蘇轍通過對比,指出竹簡(指書籍的材料)比孔子的壁多,牙簽(指書簽)比鄴侯(指古代貴族)家的牙簽更新。這一對比表明蘇轍認為高人的生活更加簡樸,不追求奢華和虛榮,而是注重修身養性和追求內心的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蘇轍對于田園生活和世俗追求的看法。他認為田園生活并不是子孫計劃的一部分,意味著田園生活并非真正的目標和追求,而是一種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青紫是指世俗的地位和財富,他認為現在的人們追求的是這種青紫,而非真正的精神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對于命運和財富的看法。他認為富貴與否早已命中注定,并不是個人努力所能決定的。他建議君子應該對于生活保持一種豁達和寬容的心態,不要追求過多的物質財富,而是重視精神追求和人生的意義。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蘇轍對于高人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贊美,以及他對于世俗追求和物質財富的冷漠態度。他主張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自由,注重修身養性,而不是被物質追求所束縛。這首詩詞寄托了蘇轍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于高尚人格的追求。
“高人不解作生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o shì jiā bǎo táng
臨江蕭氏家寶堂
gāo rén bù jiě zuò shēng yá, wéi yǒu zhōng táng shū wǔ chē.
高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書五車。
zhú jiǎn duō yú kǒng shì bì, yá qiān xīn shì yè hòu jiā.
竹簡多于孔氏壁,牙簽新似鄴侯家。
tián yuán qǐ shì zǐ sūn jì, qīng zǐ jīn wèi lǐ xiàng kuā.
田園豈是子孫計,青紫今為里巷夸。
fù guì zǎo zhī jiē yǒu mìng, jūn yīng wèi yàn shí nián shē.
富貴早知皆有命,君應未厭十年賒。
“高人不解作生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