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潭寒水絕纖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潭寒水絕纖鱗”全詩
朱字靈書千萬軸,蒼髯道士兩三人。
芝童解說壺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眼見仙丹求不得,漢家簪紱在羸身。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題天華觀》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天華觀》是唐代盧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峰嶂徘徊霞景新,
一潭寒水絕纖鱗。
朱字靈書千萬軸,
蒼髯道士兩三人。
芝童解說壺中事,
玉管能留天上春。
眼見仙丹求不得,
漢家簪紱在羸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象,作者以華麗的詞藻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他描述了峰嶂高聳,云霧繚繞的景色,以及一潭清冷的水中沒有細小魚鱗的寂靜。接著,他描寫了天華觀中保存著許多以朱紅字體書寫的靈書,以及幾位蒼髯道士。其中,芝童解說著壺中的奇妙事物,玉管能夠使人感受到仙境的春天。然而,作者卻感到無法得到仙丹的神奇力量,只能身披漢家的簪紱,表達著對仙境之外世俗生活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事物的描繪,展現了盧綸對仙境之美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他運用華麗的詞藻和意象描繪了峰嶂和水潭的景色,將讀者帶入一個宛如仙境般的場景中。在這個仙境中,有保存著靈書的天華觀,以及一群道士和解說奇妙事物的芝童。這些形象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美好的氛圍。
然而,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仙境之美的渴望卻無法實現的失望感。他看到了仙丹的神奇力量,卻無法得到它。作為一個現實的人,他只能身披漢家的簪紱,承受著世俗的束縛和責任。這種對于現實生活的反思使得整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題天華觀》以其華麗的描寫和獨特的意境,展示了盧綸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既有對仙境之美的向往,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矛盾感受,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夠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一潭寒水絕纖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tiān huá guān
題天華觀
fēng zhàng pái huái xiá jǐng xīn, yī tán hán shuǐ jué xiān lín.
峰嶂徘徊霞景新,一潭寒水絕纖鱗。
zhū zì líng shū qiān wàn zhóu,
朱字靈書千萬軸,
cāng rán dào shì liǎng sān rén.
蒼髯道士兩三人。
zhī tóng jiě shuō hú zhōng shì, yù guǎn néng liú tiān shàng chūn.
芝童解說壺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yǎn jiàn xiān dān qiú bù dé, hàn jiā zān fú zài léi shēn.
眼見仙丹求不得,漢家簪紱在羸身。
“一潭寒水絕纖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