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胡奴騎且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帶胡奴騎且牽”全詩
八坊龍種知何數,乞與岐邠并錦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韓干二馬》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韓干二馬》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帶胡奴騎且牽,
銀騣白鼻兩爭先。
八坊龍種知何數,
乞與岐邠并錦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馬的比賽,其中有兩匹馬的表現特別出色。詩人通過描寫馬匹的外貌和比賽情景,表達了對純種良駒的贊美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短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馬的形象和比賽場景,展現了蘇轍對馬匹的熱愛和對純種馬的追求。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1. "玉帶胡奴騎且牽":玉帶指馬的頸圈,胡奴指胡人,表示胡人騎馬。這句表達了馬匹被胡奴騎著,且還未開始比賽,只是被引導著。
2. "銀騣白鼻兩爭先":銀騣指毛色像銀子般的馬,白鼻指馬的鼻子是白色的,表明這匹馬非常高貴。兩匹馬爭先恐后,展現了它們的競爭精神和速度。
3. "八坊龍種知何數":八坊指八匹馬,龍種指純種良駒。這句表達了蘇轍對純種馬的珍視,也暗指了比賽中有許多出色的馬匹。
4. "乞與岐邠并錦韉":乞與表示希望能夠得到,岐邠是兩個地名,錦韉指華麗的馬鞍。蘇轍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得到和擁有馬匹的愿望,以贊美這些優秀的馬。
整首詩詞通過對馬匹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純種良駒的贊美和追求,同時也透露出對馬匹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樣的描寫手法簡潔明了,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聯想到奔騰的馬匹和激烈的比賽場景,體現了蘇轍的才華和對詩詞寫作的造詣。
“玉帶胡奴騎且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gàn èr mǎ
韓干二馬
yù dài hú nú qí qiě qiān, yín zōng bái bí liǎng zhēng xiān.
玉帶胡奴騎且牽,銀騣白鼻兩爭先。
bā fāng lóng zhǒng zhī hé shù, qǐ yǔ qí bīn bìng jǐn jiān.
八坊龍種知何數,乞與岐邠并錦韉。
“玉帶胡奴騎且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