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為一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九為一通”全詩
靈液流下田,伏苓抱長松。
顛毛得余潤,冉冉欺霜風。
俯就無數櫛,九九為一通。
洗沐廢已久,徐之勿匆匆。
氣來自涌泉,至此知幾重。
近聞西邊將,袒裼擁馬鬃。
歸來建赤油,不復儕伍同。
笑我守尋尺,求與真源逢。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的作品,題為《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人聽到雞鳴聲起床,盤坐在家中保存九宮圖。靈液從天上流下,伏苓草擁抱著高大的松樹。頭發抖動得濕潤,輕輕地擋住寒霜風。低頭看到無數的梳子,九九歸為一通。洗頭已經很久不做了,現在要慢慢地進行。氣息涌動如泉水,才知道其中的奧妙。最近聽說西邊的將領,赤裸著上身,擁有濃密的馬尾。回來建造火紅的油燈,不再與眾人為伍。嘲笑我守著一尺之地,渴望與真正的源頭相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逸,但我不愿意輕易放棄三公之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一個道士的日常生活,表達了作者蘇轍對追求真理和修行的執著追求。詩中的道人是早起的,他靜坐在家中,保留著一個九宮圖,這是一種用于占卜和推算的工具。他頭發濕潤,擋住了寒霜風,表明他已經很久沒有洗頭了,因為他專注于修行而忽略了日常的瑣事。他低頭看到無數的梳子,意味著他在修行的過程中面臨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最終能夠通達其中的奧妙。詩中還提到了一位將領,他擁有濃密的馬尾,象征著他的權勢和榮耀。然而,道人回來后卻建造了紅色的油燈,意味著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真理,而不是外界的權位和名利。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不愿意輕易放棄追求真理的決心,不愿意放棄個人的追求來迎合社會的權威和規范。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道人的生活和內心追求,表達了對修行和追求真理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社會功利主義的嘲諷和拒絕。它呈現了作者蘇轍對個體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視,以及對傳統社會規范和功利主義的反思。
“九九為一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zhé jū sān shì qí yī dàn qǐ lǐ fà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一旦起理發
dào rén jī míng qǐ, fū zuò cún jiǔ gōng.
道人雞鳴起,趺坐存九宮。
líng yè liú xià tián, fú líng bào cháng sōng.
靈液流下田,伏苓抱長松。
diān máo dé yú rùn, rǎn rǎn qī shuāng fēng.
顛毛得余潤,冉冉欺霜風。
fǔ jiù wú shù zhì, jiǔ jiǔ wèi yī tòng.
俯就無數櫛,九九為一通。
xǐ mù fèi yǐ jiǔ, xú zhī wù cōng cōng.
洗沐廢已久,徐之勿匆匆。
qì lái zì yǒng quán, zhì cǐ zhī jǐ zhòng.
氣來自涌泉,至此知幾重。
jìn wén xī biān jiāng, tǎn xī yōng mǎ zōng.
近聞西邊將,袒裼擁馬鬃。
guī lái jiàn chì yóu, bù fù chái wǔ tóng.
歸來建赤油,不復儕伍同。
xiào wǒ shǒu xún chǐ, qiú yǔ zhēn yuán féng.
笑我守尋尺,求與真源逢。
rén shēng gè yǒu ān, wèi kěn yì sān gōng.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九九為一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