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將與老僧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花將與老僧看”全詩
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將與老僧看。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是盧綸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一個古老而僻靜的寺廟,以及作者與韓侍御的同行之情。
譯文:
寺前山遠古陂寬,
寺里人稀春草寒。
何事最堪悲色相,
折花將與老僧看。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寺廟的景象,寺廟位于山的前方,山勢遙遠而陡峭,而寺前有一片寬闊的古陂。寺廟里的人很少,春天的草木還沒有復蘇,寒冷地顯現出來。詩人不禁感慨萬千,不知道怎樣形容這悲傷的景色,只能折花與老僧共同觀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詞語描繪了一幅古老而靜謐的寺廟景象。作者通過寺廟前的山和寺廟里的人稀等細節,營造出了一種幽靜而空曠的氛圍。同時,作者的心情也被描寫了出來,悲傷和凄涼充斥其中。整首詩給人一種靜思、幽懷的感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的無奈和悲傷之情。這首詩寄托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并通過對寺廟和花朵的描寫,表達了作者與人共同面對生活悲喜的一種心境。
“折花將與老僧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ù láng zhōng hán shì yù chūn rì tí yě sì
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
sì qián shān yuǎn gǔ bēi kuān, sì lǐ rén xī chūn cǎo hán.
寺前山遠古陂寬,寺里人稀春草寒。
hé shì zuì kān bēi sè xiàng, zhé huā jiāng yǔ lǎo sēng kàn.
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將與老僧看。
“折花將與老僧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